不过,众所皆知,女性的生育能力在30岁以后就开始下降,卵子的数量和质量也会随年龄增长下降,更多卵子会出现染色体异常问题。即使拥有先进的科技,若取出的卵子质量差,也无法成功受孕。针对这点,科学其实已提供了解决方案:冻卵,让女性在卵子数量和质量下降以前,将它们取出来冷冻,以备日后受孕。然而,新加坡只允许基于医药原因冷冻卵子,例如让患癌女性在接受癌症治疗前冷冻卵子。若是为了事业或无法找到伴侣等社会原因而冻卵,是不被接受的。

本地大约10%至15%的夫妻会有不孕或低生育力问题,政府显然意识到这点,在新一轮的结婚生育配套中宣布,将从明年起取消人工受孕的45岁年龄上限,同时也不再限制妇女能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次数。听到这个消息,我为这群有需要的夫妇感到开心。既然他们有心想要生孩子,而辅助生殖技术已更加安全,他们就应该拥有尝试的机会。

或许当局担心,要是让女性冻卵,她们就会更迟婚迟生。不过,很多女性并不是刻意延缓生育计划,而是目前没有任何对象,但想未来拥有自己的孩子。如果政府能进一步将冻卵合法化,再配合现有的受孕辅助计划,相信有助提高生育率。

生还是不生?几时生?生几个?这些看似很私人的问题一直都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生育率的升跌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政治等各方面。

一对夫妇的生育计划除了受大环境因素影响,也包括个人因素。半年前,我采访一名43岁的女士,她在34岁结婚后因为无法自然受孕,进行了几次人工受孕才喜获麟儿。她还想再拼一胎,却忧虑地说:“这也许是我最后几次尝试了。因为过了45岁,我们就不可以在新加坡进行人工受孕了。”

当然,受孕只是养儿育女的第一步,孩子出生后要如何抚养成人,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多方面的支持网络。前阵子,我和朋友们还在讨论,如果要生两三个孩子,年龄差距相近,两三个孩子同时上托儿所,一个月的学费平均就要1500元至2000元。新一轮结婚与生育配套中宣布,明年1月起,家庭收入在1万2000元以下的家庭都可享有额外的育儿津贴,这对于许多父母而言无疑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