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出,EPR有助鼓励生产商从上游着手减少包装,这是个更全面的应对方式。
受影响的包括大型酒店、购物中心,食物仓库,以及食物制造厂、餐饮供应商所在的工业建筑等。
环境及水源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开支预算时,宣布这项新规定。她也提到,公共建筑会率先推行这项措施。设有餐饮场所的大型公共建筑,会从2021年开始把厨余跟其他垃圾分隔开来。
至于新的建筑,从2021年起发展商在计划盖新楼时,所提呈的设计图必须包括厨余处理设施,并从2024年起在建筑内处理厨余。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运送食物垃圾的碳排放,同时把由厨余转变成的堆肥或非饮用水供给大楼内使用。
另一方面,自去年9月开始,所有加入环境局管理的小贩中心新熟食摊主,不准向坐下用餐的食客提供即用即丢餐具。
环境及水源部把今年定为“迈向零废弃年”,除了厨余外,政府也希望多管齐下对抗包装垃圾。
政府早前宣布会在2020年落实产品包装呈报框架,强制商家每年呈报所使用的包装数量,以及打算如何减少包装。推行初期,年营业额1000万元或更少的小企业可豁免。
厨余经过处理后可从一堆馊水变成有用的肥料或是非饮用水等。为提高厨余再循环率,从2024年起,凡是制造大量食物垃圾的商业和工业设施都须把厨余分开收集。
政府去年在淡滨尼展开厨余分类与再循环试验计划,自2009年以来也通过3R基金津贴23家酒店和商场等,在建筑内设置厨余处理系统。许连碹因此指出,现在是时候扩大厨余分隔开来的规模,当局决定从制造大量厨余的业者开始。
把厨余分隔出来后,现有建筑的业主可以选择最适合它运作模式的厨余处理方式,例如就地处理,或是把它们送到外面的设施去。
不过许连碹说,强制商家呈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计划是在2025年之前推行“制造商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简称EPR)做法,以监管塑料在内的包装浪费。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新加坡制造了76万3000公吨食物垃圾,不过却只有17%得以再循环。
受新规定影响的包括大型酒店、购物中心,食物仓库,以及食物制造厂、餐饮供应商所在的工业建筑等。环境及水源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表示,公共建筑会率先推行这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