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夫妇与父母在多代同堂优先计划下申请同一个项目的组屋,子女可以选择四房式或五房式组屋,未来转售不受限制,也可以住在父母家附近,互相照应。”
杰地集团执行总监麦俊荣和博纳产业首席执行长林永富受访时认为,虽然未来脱售三代同堂组屋会比较困难,但相信市场还是有一定需求。
林永富说:“这些屋主在申请组屋时就打算和父母同住,做好了长住的打算,所以一般不会以转售价值作为最初申购的主要考量。另一方面,新加坡人仍相当传统,想跟父母同住的人相信还有很多。”
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三代同堂组屋申购反应良好,1100个单位在推出后就有约八成被订购。其中,位于义顺、榜鹅和淡滨尼四个预购组屋项目的252个三代同堂单位,全都有国人购买,订购率达100%。
两人2007年买下万国一带的四房式组屋,开始组织家庭。生下女儿后,他们不想请女佣照顾孩子,所以把女儿送到林淑芬母亲马碧英(67岁)的住家,由她照顾。
首批三代同堂单位屋主于去年入住新居,这意味着他们将于2022年满足5年最低居住年限,可在转售市场出售组屋。
买家中有44%是首次购屋者,56%是第二次申购组屋的家庭。建屋局将在5月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中,于义顺6道推出新一轮三代同堂单位。
他们2013年得知建屋发展局推出新型三代同堂组屋后,决定联名申请,首次申请就顺利抽到位于义顺51街的单位。
郭金象(42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们都有全职工作,而岳母住义顺,离我们家相当远,如果每天往返两处对我们和女儿都相当吃力,所以女儿平日住岳母家,我们星期二和星期四去看她,周末才接她回家住。”
不过麦俊荣也指出,建屋局2012年推出的“多代同堂优先计划”功能与三代同堂组屋相似,可能形成竞争关系,而多代同堂优先计划更灵活,可能导致三代同堂组屋需求未来趋向疲弱。
附带条件更严格
未来转售不易
起重机操作员郭金象与妻子林淑芬育有五岁大女儿郭亦莹,但因工作关系,长时间以来都与女儿“分隔两地”,每周有大约两天时间无法见到心肝宝贝。
林淑芬表示当初购屋时,确实有朋友提醒未来售卖组屋会比较麻烦。
三代同堂组屋比一般的五房式组屋单位大,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共有四间房间和三间厕所,是政府还在兴建的组屋类型中,最大的屋型之一。
林淑芬(37岁,化验师)说:“最开心的当然是每天可以看到女儿和母亲,吃到母亲的家常菜。我的大哥也住附近,一家人聚餐见面方便多了。”
他说,三代同堂组屋供应量少,买家选择不多,未来转售时也面对更多限制。
建屋局自2013年共推出约1500个三代同堂组屋单位,并于昨天公布这项计划至今取得的进展。其中1100个的选购程序已结束,其余单位则于去年推出,还在供抽到签的申请者选购。
不过,三代同堂组屋附带更严格的买卖条件。已婚夫妇或计划结婚的情侣可以同他们的父母一起申请三代同堂组屋。屋主在未满五年最低居住年限前不能出租任何房间,未来出售组屋时,也只能转卖给同样符合多代家庭条件的买家。
“但我们都抱着在这里终老的心态,没想要卖,所以转售限制没有影响我们的计划。”
马碧英与女儿一家三口去年7月迁入新居,同住一屋檐下,彼此相互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