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理事长黎学俊鼓励投资者,在签订任何投资配套时应该清楚了解投资产品,并与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监管的业者进行交易。
新加坡消费者协会过去三年来接获的投资投诉逐年减少。然而,受访律师指出,律师却接获更多相关案件,而这可能是公众法律意识加强,因此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
考虑到即将结婚和孩子出世后的费用,前年6月他找回朋友再投资,锁定期同样为六个月,但把投资金额提高到4万5000元,并选择回报率较高的配套。
关姓销售员(28岁)是受害者之一。他受访时称,三年前在老朋友介绍下进行第一次投资,每月不仅获得回报金额,六个月锁定期结束后也顺利拿回资金。
王顺平说:“这可能是生活压力大的关系,大家希望能尽快赚到一笔钱来应付开销,导致更多人陷入投资骗局。”
金管局鼓励投资者查询投资公司是否受监管
她说,关姓销售员迟迟不愿提供拖欠款项证据,也无法说明具体拖欠金额,所以无法给对方钱,而他们甚至聘请讨债公司恐吓自己与家人。对于此事,她聘请了律师代为处理。
由于等太久,再加上急需用钱,他在2月份时提出只拿回八成的资金,而对方只在4月和7月转账四次,总数约4500元。他最终在9月聘请追债公司,并向警方报案。
消费者协会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协会去年1月至10月接获48起投资方面的投诉,比前年同期的60起有所下降。前年全年收到的相关投诉有67起,而2015年更是收到93起。
金管局鼓励投资者浏览金管局的网站(https://eservices.mas.gov.sg/fid),查询所投资公司是否在金管局监管的金融机构名单中,以及授权提供的服务。
过去几年,涉及投资方面的诈骗案层出不穷,包括庞氏骗局,或是经由朋友介绍把钱财交给来历不明的公司投资。
据了解,该公司不受金管局监管。
公众法律意识加强 更多人通过律师追款
立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顺平观察到,投资骗局频频发生,像去年就接到两三起类似案件,而过去一般是每两三年接到一起。
他在7月至11月间都获得回报金额,但因急需用钱,决定向朋友提出在11月底拿回资金。然而朋友的上司却以资金周转不灵等理由,无法马上给予该笔款项,随后归还款项的期限一拖再拖。
他说:“他们一直用很多借口推托,也花费两三天才回复信息,11月安排的见面也没有发生……若追讨不回款项,我考虑聘请律师打官司。”
虽然如此,他留意到公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更多人尝试通过律师追讨款项,而一些案件最终也能达到庭外和解。他提醒公众在进行投资时,应该时刻留意公司的动向,如果不幸发生欺骗的情况,也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投资公司的温姓负责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称,公司主要进行股票和外汇投资,并只做亲戚和朋友的生意。
他说:“如果对方做出高回报的承诺,投资者应该特别警惕,而那些受到法律威胁或权利被剥夺的公众,应该寻求律师的专业意见。”
消费者协会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协会去年1月至10月接获48起投资方面的投诉,比前年同期的60起有所下降。前年全年收到的相关投诉有67起,而2015年更是收到93起。
由于消协的任务是处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纠纷,因此投资事宜不在协会的管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