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观察
武吉班让轻轨系统的问题在于该市镇与交通的规划并非同步协调进行,盛港与榜鹅轻轨系统的问题则是建得太早。政府于2000年左右开始兴建盛港和榜鹅轻轨系统,不过后来两新镇发展计划延缓,轻轨系统建成后,只有少数轻轨站投入运作。
政府着手探讨可行性后,于1996年动工兴建我国首个组屋区轻轨系统。
武吉班让轻轨系统的问题在于该市镇与交通的规划并非同步协调进行,盛港与榜鹅轻轨系统的问题则是建得太早。
与此同时,人们也觉得地铁网络的扩建工程“过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公共交通变得非常拥挤,再加上地铁故障导致民怨积累,使执政党在2011年大选中流失不少选票。而如今,地铁扩建与延伸工程加快,市区线、汤申—东海岸线和环线延长线将分阶段在未来几年陆续竣工。
盛港轻轨系统2003年通车,最后一个闲置的轻轨站是在2015年才启动。榜鹅轻轨系统2005年投入服务,至今还有一个轻轨站尚未启用。
有关武吉班让轻轨的建造是否是因政治压力建造的疑问,虽然昨天在国会里没有得到正面回复,还是可以从1990年代兴建这轻轨系统前后的舆论找到些许蛛丝马迹。在地铁南北线投入运作初期,武吉班让居民必须到蔡厝港才能搭地铁,相当不方便,不少人当时就希望政府改善公共交通连接,一些议员也呼吁政府兴建轻轨系统。
向来在国会上积极为居民争取新设施的义顺集选区议员李美花,昨天询问交通部是否会考虑在义顺增设轻轨设施,黄志明很直白的否定。也许,在新加坡这样密集的城市,尤其是已发展起来的市镇,不适于过后才兴建轻轨系统,因为在轨道规划上土地与空间会有许多局限。路线与发车频率可迅速调整的巴士才是更灵活的选择。
或许因为话题并非他所挑起,黄志明没有直接回应毕丹星的询问,只是表示当初规划和兴建武吉班让新镇时,政府尚未有添加轻轨系统的计划,后来将机场轻轨系统的概念引进组屋区时,却由于武吉班让地势起伏不平,再加上有不少急转弯,导致列车的集电靴常常移位,接不上电造成故障。
武吉班让轻轨系统于1999年正式投入运作,是继东西南北线之后本地最“年长”的列车系统,虽然偶尔发生故障在所难免,但它全长不到8公里,却故障频密,令许多居民难以接受。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公共交通在过去10多年来不时出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交通规划的难度。
上月中旬,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在一场活动上突然“爆料”,说武吉班让轻轨系统是政府当年屈于“政治压力”建造的。其言论令不少人感到惊讶,纷纷揣测这个屡屡发生故障的轻轨系统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在盛港与榜鹅之后,政府再也没有提出新的组屋区轻轨系统计划。随着地铁服务与巴士路线增加,轻轨系统的需要已有所削弱,现有三个组屋市镇的轻轨系统也许可以视为本地公共交通的一项大型试验。试验的效果也许不尽如人意,却也让我们更深切体会国家基础设施的规划既要看得远,也要结合现实需要与条件,定期检讨和改进。
工人党议员毕丹星(阿裕尼集选区)昨天在国会复会时提问,尝试要求许文远加以说明他所谓的政治压力是什么,以及轻轨系统是否确如他所言,是政府在市镇发展起来后才想到兴建的。但很不巧许文远昨天没有出席国会,议员们抛出的交通问题,都由交通部第二部长黄志明和高级政务部长蓝彬明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