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学生:不断尝试改良

因为无法靠视觉来掌握事物的实体概念,视障者在学习时面对诸多挑战,视障孩子适用的教学工具也不易觅得。南洋理工大学一组学生利用了课余时间,为一个帮助视障者的慈善团体设计并制作教学辅助工具。

触觉配对方块是30多对表层粘有不同材料的方格纸皮,让学生在触摸后进行配对。

这四套教学辅助工具目前都在iC2 Prephouse的教室,供导师上课使用。

才制作出适合成品

生活常识问答卡则是在多张卡片上以纹路画出不同的生活常见物品,让学生根据导师的指示寻找答案。例如,卡片上画了五支长度不一的牙刷,导师可指示学生摸出最长或最短的牙刷等。

其中一名学生刘展丰(24岁)向记者指出,组员在观课时察觉,视障孩子面对的学习挑战包括不愿意触摸不熟悉的范围、不易理解二维和三维概念,以及对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不敏感等。

视障导师认为,这组南大生制作的教学辅助工具在设计上还有可改进的空间,但至少比市面上有的教学用品多了一种游戏玩乐的元素,可激发学习兴趣。

桌面推车游戏是在塑料板上设置有多个障碍物的弯曲马路路线,学生会回答相关问题来决定玩具车的“行驶”方向,再用触觉顺利把车推到目的地。

观课后,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着手设计与制作针对视障者的教学辅助工具,最后成品有桌面推车游戏、触觉配对方块、服装配搭板,及生活常识问答卡。

服装配搭板需要学生先摸清纸板上用纹路画出的三种服装,再拿画有相同服装的卡片,按正确的顺序与方向相应配搭。

她建议,接下来可尝试在这些教学工具中增加渐进性的难度,让视障孩子有由易到难的学习挑战过程。

该受惠团体是为视障者提供系统化教育与生活支援的资源中心“iC2 Prephouse”。12名修读南大“博雅英才工程课程”(Renaissance Engineering Programme)的学生与iC2 Prephouse接洽,并用了去年下半年一个学期的时间,替iC2 Prephouse做了四套教学工具。

这些学生都是南大“Makers’ Lab”兴趣小组的成员,该小组会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和制作不同的物品,有些项目也会与业界机构合作。

入行五年的iC2 Prephouse视障导师李丽芬(53岁)告诉记者:“虽然这些教学辅助工具在设计上还有可改进的空间,但他们此番的尝试充满新鲜感,因为至少比市面上有的教学用品多了一种游戏玩乐的元素,可激发学习兴趣。”

去年8月,这12名南大学生分批到裕廊坊(Jurong Point)的iC2 Prephouse教室观察视障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视障导师交流,尝试了解视障孩子在学习上的需要及面对的困难。

参与设计触觉配对方块的邹佳融(23岁)受访时说:“我们通过这次的经历体会到设计产品着实不易,但也因此在完成成品后特别有满足感。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利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工程知识与技术,去改善他人的生活。”

刘展丰说,上述教学工具都是组员用许多个星期的时间,不断尝试与改良才制作出的成品。“对我们看似非常简单的设计,对视障者来说可能非常复杂。我们的初期设计有时会忽略他们的需要,是后来让导师和学生试用后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