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网络课程更多元

早期的民间课程主要集中在吉隆坡及雪兰莪巴生谷地区,较为人知的包括华社研究中心开办的“社会大学系列课程”。后来,雪隆理华同学会与陈氏书院宗亲会成立了人文图书馆,在2006年至2015年间开办了不同主题的“人文课程”。

马国的马来社会团体也开办民间课程,内容较多涉及马来文化、历史、回教及《可兰经》。两相比较,华社在办课程方面较活跃,课程也较有规模及持续性。

如今疫情远去,网络课程却依然深受民众欢迎。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属下的嘉庚学堂、法情学堂、季风带、林连玉基金等团体仍定期在线上开课,开放给公众报读。

法情学堂由马国学者黄先炳博士(左起)及音乐教师游智勇联合创办。右为法情学堂志工李美仪。(受访者提供)

黄先炳在疫情前也经常利用周末给学生上课,疫情期间开始办网课,起先是他亲自主讲,后来扩大规模,邀请其他讲师授课。

陈亚才说,虽然在疫情后报读网络课程的人数已有所下降,但课程的内容却更加多元。

马来西亚民间团体在冠病疫情期间开办网络课程,带动了线上学习的风潮。如今,民间网络课程越来越普及,成了许多民众获取通识教育及专业培训的管道。

冠病疫情期间,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属下的嘉庚学堂开办了内容多元的网络课程。(网站截图)

事实上,除了华人团体开办的课程,近来也有不少行业组织开办线上培训课程,例如马国导游协会就开办了“旅游延续教育课程”。此外,马国也出现了针对特定领域的网课平台,例如专门培训教师的育伯乐讲堂。

延伸阅读

由于马国近年来社会分歧加剧,越来越多团体也开办跨族群及宗教的课程,促进不同族群和信仰之间的了解与包容。其中,黄先炳就曾在法情学堂使用马来语授课,并开办有关回教、印度教及基督教的课程。

其中,法情学堂是较频密开班授课的平台之一,每个月有历史、儿童文学及政治等内容的网络课程。自2020年6月至今,该平台共办了48门课程,拥有将近6500名会员,其中约15%的会员来自香港、新加坡、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尼西亚。

陈亚才最近也在多个线上平台开办介绍印度教的课程。他指出,疫情后有许多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马国学生加入主讲阵容,让过去较零散的课程变得更专业。“随着网课更加普及,许多学员如今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读课程,或追随喜欢的主讲者。”

跨族群课程促进社会包容

接下来,法情学堂计划提供更多培训类课程,例如特殊儿童教学及音乐教学等。游智勇说:“我们希望扩大规模,包括跟大专学府合作,以接触更广大的社会群体。”

陈亚才指出,马国学术界对跨族群课题已逐渐有共识,但必须将这方面的想法和理念推广到民间。“通过课程分享,并邀请不同族群的学者授课,这将有助扩大民众的视野,促进社会包容。”

法情学堂创办人之一的黄先炳博士受访时说,法情学堂宗旨是“让学术走向群众”,以期提高民众的理性和科学思维。该平台最大的特色是提供视频回播,让学员可以重温课程。

陈亚才指出,冠病疫情限制了人们聚会,却为民间课提供了转到线上的契机。“人们很快就掌握了视讯及视频科技,网络课程的成本较低也更加便利。在疫情高峰期,一些课程甚至可吸引数百人报读。”

法情学堂联合创始人兼总监游智勇说,目前该平台由50名志工负责经营,他们多数是师范学院的学生及在籍教师。“志工们抽出时间制作课程海报,进行导播、剪辑和通讯等工作。”

相对于正规的学府,民间课程没有年龄及学历的限制,多半安排在平日的晚上或周末进行,以方便上班族参加。这些课程都有特定主题,分成几堂课进行;多数课程的收费低于100令吉(约28新元),或以捐款给慈善机构的方式征收学费。

2020年冠病疫情期间,马国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及学习。马国许多非盈利团体在行管令期间提倡自我增值,设立网络学堂,邀请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在线上授课,课程包括美术、民俗、哲学及文学等。

马国文史工作者陈亚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马国的民间课程可追溯到1990年代,灵感来自台湾学术界所提出的“社区大学”构想。“当时的网络还不发达,民间课程都是实体课,多数由学者主讲。一些课程也录制成卡带或光碟,让大众在课堂外也可以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