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华裔选民对政治和大选的激情,是促成希盟成功上台执政的关键。据马国默迪卡民调中心在2018年大选后进行的调查,华裔的投票率达85%,其中约95%的人把票投给了希盟。希盟则只获得30%的马来人支持。

这跟2018年大选时很不一样。当时首相纳吉宣布4月7日解散国会前,一个马来西亚公司丑闻和消费税议题已然发酵,民间对政治的讨论相当热烈。选举委员会将投票日定在星期三(5月9日)工作日更引起广泛不满,激发国内外选民回乡投票。

陈亚才说:“过去几届大选,华裔选民都寄予厚望,认为手中的一票能改变国家命运。但这几年的政局变化,让很多人对投票的意义产生怀疑。”

在马国,主要由华人领导的政党有马华、民主行动党和民政党。目前,这三个政党分属国阵、希盟和国盟。虽然华裔选民对希盟无法兑现竞选承诺感到失望,但他们也未必会因此把票转投给马华或民政党。

马国选委会即将在星期四(10月20日)公布本届大选的提名日和投票日。

马国时事评论员陈亚才对《联合早报》分析,过去四年多的政治乱象,导致华裔选民对政治变得冷淡;加上冠病疫情冲击,华人社会的焦点已从政治转移到经济等其他方面。

(记者是《联合早报》吉隆坡特派员)

上届大选的投票率高达82.32%,执政联邦超过60年的国阵首次被推翻。

今年初的马六甲和柔佛两场州选举,华裔的投票率均低于50%。华裔选民在来临大选的投票率会否进一步下滑,引起华社和政党关注。

陈亚才说,华裔选民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不相信投票能让情况变好,另一方面却担忧如果不行使投票权,华人的权益可能江河日下。”

不过,默迪卡民调中心研究经理陈承杰告诉本报,今年8月底,前首相纳吉因SRC国际公司贪污案入狱后,华裔选民似乎对选举和司法独立恢复了信心。“民调中心此前进行了调查。很多华裔选民告诉我们,纳吉被判罪成,让他们觉得2018年大选投的票没有白费。”

马国第14届国会在10月10日解散后,朝野政党随即投入备战,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不过,人们对即将举行的本届大选却似乎没有太多讨论和期待,选举气氛整体冷清。

各政党至今,尚未推出主题鲜明的政纲来吸引选民,对国家面临的经济压力,以及人民生活费上涨等问题,也未提出具体应对方案。

但陈承杰坦言,这股氛围能否带动投票激情,抑或只是短暂的情绪,有待观察。

本届大选为了赶在雨季和水灾前举行,相信会“速战速决”,尽快提名和投票。政党因此没有太多时间谋划,须加紧动员基层拉票。

延伸阅读

陈承杰说,“竞选期间的拉票活动以及下来可能出现的热点话题,都会推高选举气氛,甚至可能在最后关头拉动投票率。不过,如果我们希望这次大选的投票率能达到2013年或2018年的水平,那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事。”

马来西亚自上届大选后,政局一直处在动荡中,导致许多选民对政治失去信心。其中,华裔选民对选举的态度更是从激情转为冷淡;大多数人既对希望联盟失望,也对马华公会等其他政党有所保留。

因此,希盟政府2020年初在“喜来登政变”后倒台,华裔选民所受打击最大。很多希盟支持者感觉遭到背叛,对时局产生无力感。

他指出,一些马来人政党高喊回教徒大团结、捍卫马来人主权等,这无疑也加深了华裔选民的不安。

陈亚才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在上届大选仅赢得一个国席的马华,可能会在来临选举多赢一两个议席,但要重现辉煌时期的十几个议席,可能性不大。在没有政党特别合意的情况下,华裔选民将倾向于依据候选人的理念和过去的表现来选择。

陈承杰就指出,马华虽然在马六甲和柔佛州选举中赢了几个议席,但获得的华裔选票其实未显著增加。“马华的选票基本上来自忠实支持者,他们多数是年纪较大选民。但来到全国大选,马华很难获得城市和年轻选民的支持。”

政治乱象与冠病疫情 使华裔对大选变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