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博物馆成了自拍热点,许多参观者喜欢在挂了数千个水瓶的展品前拍照,然后上传到社交媒体。学生阿佑说:“我会改而买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例如水壶,不再买塑料瓶。看到这里如此多的废品,我感到悲哀。”
塑料垃圾博物馆自上月初开放以来,吸引了至少400名参观者。学生艾哈迈德表示,该博物馆让他意识到塑料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他说:“我会改而使用环保袋,而买饮料时,我会自备水杯。”
印尼塑料垃圾问题严重,其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之多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中国、印尼、菲律宾、越南这四国制造的海洋塑料垃圾占全球总量过半。印尼试图管控塑料包装袋的使用,但收效不佳。
“减塑”负责人梅塔说,疫情期间,由于多数人居家办公,餐厅也长时间关闭,外带餐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这也导致塑料垃圾急剧增加。“泰国以前就有使用塑料瓶制作衣服的项目,但使用的都是进口的塑料。所以我们就在想,为什么不在泰国寻找合作工厂直接生产,这样既可以解决国内的塑料垃圾问题,又可以帮助医护人员”。
泰国将回收塑料瓶 制成防护服捐给各大医院
主要展品是一尊爪哇人广为膜拜的繁荣女神塑像,它的长裙由一次性家用品包装袋拼凑而成。博物馆创始人普里吉说:“我们要向人们传达的信息是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品很难再循环使用……从今天起,我们应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品,因为它会污染海洋,也就是我们的食物来源。”
自7月起,泰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连续达到新高。尽管8月底疫情趋缓,但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居高不下,使泰国医疗体系始终处于紧绷状态,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更是紧缺。
(雅加达/曼谷综合电)印度尼西亚环保人士利用塑料垃圾打造了一个博物馆,希望借此凸显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构成的危害,提醒人们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瓶。
曼谷市政府环境办公室主任维拉表示,回收的塑料瓶被运送到泰国东部罗勇府的纺织企业兴懋公司加工,先熔解,拉制成涤纶纤维,织成面料后即可制作防护服。
这个位于东爪哇省泗水以北锦石县(Gresik)的塑料垃圾博物馆耗时三个月落成,它是由1万多个从河流及沙滩捡来的塑料废品组成,包括塑料袋、塑料瓶、包装袋和吸管。
另一方面,泰国一个名为“减塑”的民间组织携手多个团体及曼谷市政府,发起了“分类塑料瓶,帮助医护人员”项目,将回收的塑料瓶制成个人防护服(PPE)捐给各大医院。
兴懋公司副董事长素颇说:“出于防疫需求,市面上的防护服通常是一次性使用,但我们生产出能够重复穿着20次的面料,前提是要经过正确的消毒清洁。我们还在努力研发能够重复穿着40次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