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中东的黎巴嫩,地属阿拉伯版图,由于它曾是法国殖民地,因此它完全是根据欧洲的生活方式。
慈悲的哈里萨圣母
战后的黎巴嫩民怨四起
巍峨高耸的哈里萨圣母像,宏伟壮观,漆上纯白,戴上金色的冠冕,面带慈悲,为黎巴嫩祈福。这个重约20吨,以纯铜为原料的雕像,是黎巴嫩天主教徒朝圣的胜地。在重要宗教节日时,这里水泄不通,人满为患,幸运的,我来的时间,没有什么游人,因此可以随意地走动。人们可以选择在圣母像脚下的小型教堂里听道膜拜,当然,游人也可以更上一层楼,爬到塑像脚下的站台,眺望无敌的美景。
要去哈里萨,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山脚下搭缆车,再通过索道抵达目的地,而另一个方式,就是开车直接抵达山顶。早晨缆车还没营业,一片宁静。在德士司机的提醒下,才知道这个看似安静的地方,每到夜晚,就会转身为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情色场合,临近国家的年轻女性,都会涌入这里从事原始工作。这些女人意图用最快的时间获取自己最大的自身利益,而那些寂寞男人,不在意花费金钱,来填满内心无尽的欲望。
在沿途中,发现许多青少年无所事事地在街头溜达,让人感觉黎巴嫩的经济还处在低靡之中。司机大叔用半咸不淡的英语不屑地说,这批青少年其实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由于北部叙利亚内战掀起难民潮,纵然黎巴嫩本身泥菩萨过江,但是政府还是伸出援手,好意收留他们,还安置他们在这里的亲朋戚友家居住,同时还给予叙利亚青少年学业资助,让他们有机会继续求学。可惜这些青少年领取了每个月的津贴,闲荡度日,挥霍青春岁月。当钱财花尽的时候,就会出卖年轻的肉体。
当然,这么一个受欢迎的宗教圣地,自然也创造了商机,商店林立,贩卖相关宗教物品,为游人提供美好回忆。
黎巴嫩这个一度繁华的“中东巴黎”多年内忧外患,经历惊心动魄的战争。劫后余生的它,是否还能如火凤凰般浴火重生?
我选择坐德士直达山顶,只为了欣赏沿途风景。冬末初春的哈里萨,绿意盎然,空中发散着泥草味。从高处俯瞰,民居就像迷你乐高积木,蓝天白云,这么漂亮的风景线,地皮价格也自然不菲。要坐拥无敌风景,俯瞰令人窒息的景致,只有那些非富则贵的人家才负担得起的,因此这里冒出许多房价高昂的住宅和公寓。当然,还有许多收费昂贵的露天咖啡馆。
从首都贝鲁特去参观在郊外哈里萨(Harissa)的黎巴嫩圣母像(Our Lady of Lebanon)途中,发现战后的黎巴嫩,发展还相当缓慢,马路非常狭窄,完全不能应付人口暴涨而造成的交通大堵塞,纵然政府已尽力在改善社会结构,但是成效不大,还是民怨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