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陈丽卿也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以画画或以颜色来表达情绪。事实上,在一些情商课程中,老师也教导学生利用画画来抒发负面情绪,利用颜色传达自己的情绪。

从绘本与作画认识情绪

陈丽卿说:“许多父母喜欢对孩子说教,告诉孩子要怎样怎样,但自己在处理情绪时却言行不一,这会使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教练,他们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学习管理情绪。

父母应先管理好情绪

陈丽卿也提醒家长,“别阻止孩子哭泣或生气,应该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但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小朋友,“要在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不能让孩子因此而放任起来,把情绪当成工具,以此达到目的。

陈丽卿说,“父母可以教导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感受是正常的,但也要让孩子知道,那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去怪他人害我们生气或难过。”

小朋友的认知往往由模仿开始,对于小孩来说,以绘本等容易吸收的故事书让他们在听故事、看故事中体验、成长,是情绪教育一个很好的方式,因此,有故事的绘本可以是最直接、丰富的一种教育媒介。

心理咨询师陈丽卿说,近年来学校与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有些家长甚至会安排小孩去上情商课程。但陈丽卿也指出,孩子的情商教育其实首先深受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父母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父母良好的行为及情绪表现对于小朋友的情绪教育已是良好的开始。也就是说,父母要当孩子的情绪教练,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在童年开始,就能够以自己的父母作为学习的榜样。

专家建议家长通过一起阅读故事书、画画等帮助孩子了解情绪管理。

过去有研究发现,懂得表达自我感受的小朋友,比较不会把情绪反映在行为上,也比较不容易把情绪转成生理反应。

不要压制孩子发泄情绪

陈丽卿说:“我和小朋友分享故事之后,就会开始和他们讨论,妈妈为何会发火,发火的原因,小朋友也很能体会和理解,他们直接提出看法,认为如果换作是自己,同样也会生气。”

很多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往往会以“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来压制孩子的情绪发泄,而没让孩子有一个实际上的面对、处理负面情绪的机会,日积月累下,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可能没事,但积累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最后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陈丽卿提醒父母,应该明白以身作则的重要,更不要以情绪去勒索孩子。比如不要对孩子说“你不去做某件事我就不再爱你了”等等。这样做,就好比孩子以哭来达到目的一样。

自从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提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个看法,到了今天,情商的重要性已经为大多数人认同,更有调查显示,情商高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于孩子的情商教育,陈丽卿建议父母可以借由亲子共读,让孩子从中学习,尤其是一些轻松有趣的绘本,对于孩子的情商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专家认为,情绪教育是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家庭是孩子学习情绪能力最重要的开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教练,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如何培养孩子的高情商等情绪教育问题上没什么经验,更不知如何着手。

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小孩的欢笑与哭闹都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如果小孩子的情绪没有适当的宣泄途径,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简单的说,情商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与别人沟通跟相处的能力。

陈丽卿以《妈妈发火了》这本她刚与小朋友分享的绘本说,这本描述妈妈为何生气的绘本,让小朋友在故事中了解不同情绪,了解书中人物,即“妈妈”在哪些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也从中学习从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尊重他人的感受,这是一种通过故事和角色对换达到情绪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