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的布置跟以前的没多大差别,桌椅和布景都似曾相识。我看了一会儿戏,发现演员们的声音特别清晰,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正旦和小生都戴上了小巧的挂耳式麦克风,声音通过一台威力强劲的音响系统传播,因此特别响亮。我走到后台,发现没有传统乐师,只有一名打击乐手在敲锣打鼓,另一边有一名调音师负责操作音响系统。
那晚,我朝楼下咖啡店旁的临时戏台走去,看到王泗妹闽剧团正表演《仇血染情花》这个剧目。观众不少,多数是上了年纪的。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地掉进记忆的网,想起多年以前,乡村酬神戏的热闹情景。忘不了年少时代追看“新赛风闽剧团”表演时的兴奋心情。
传统街戏逐渐式微时,怀旧的人惋惜不已。如今看到剧团在困境中仍挣扎求存,且与时并进,利用各种现代化配备和器材,提高竞争力。希望地方戏曲能走得更远,不断传承下去!
想当年,没有电视的年代,街戏是大众娱乐节目。村里的庙宇“龙显山宫”前面有个固定的戏台,那戏台不演戏时是我们的小学教室。每年的庙宇节庆上演酬神戏,村里人个个都来看戏,连住潮州芭的居民都被吸引过来。酬神戏开演前,左邻右舍早已把长长的木板凳搬到台前霸位。板凳有高有低,抢先霸位是一件大事。还记得淑波家的板凳最高,偶尔有机会坐在上面看戏,视线全没被遮挡,多么惬意!我们几个儿时玩伴随着剧情又哭又笑,像个不折不扣的戏迷! 那是一段不可磨灭的乡村记忆,也是全村人的集体记忆呀!
每逢中元节到来时,岗沙路居民区小贩中元会都举办盂兰胜会。这几晚,楼下鼓乐喧天,熟悉的乐曲、唱词和念白不断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