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监狱被夷平,改建成欧南园多栋商住大楼。到了本世纪初,大楼再次面临拆除的命运,目前正作第二次的发展,兴建中央医院延伸大楼和汤申东海岸线的欧南园地铁站。
欧南路再西行就来到南洋工商补习学校(后易名工商小学),创于1920年,是新加坡最早的华校之一。校舍依约克山山岗而建,学校办学严明,1950年代收生超过3000人,它最闻名的是校园辟有一个小小动物园,园里畜养各种动物,像天竺鼠、鹦鹉、蟒蛇、猩猩、梅花鹿、鳄鱼等,吸引许多外人到动物园游览。
酱油厂原地在上世纪70年代后建成阿波罗酒店,楼高18层,在那个时代算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由于酒店地点适中,不时有影星歌星光顾其咖啡屋,就像是香港的半岛酒店一样,经常星光熠熠,让人感觉十分耀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南路,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里的监狱,就坐落在中央医院正前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南路,最引人注目的景物要算是那里的监狱了。坐落在市中心的这个“不速之物”,就位于现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旧称四排坡)的正前方,它外墙刷成土黄色,墙高五六层,墙顶围绕着铁丝网;高耸的瞭望塔,则有狱警站岗监视。狱警身旁有一面大锣,想必是在紧急时刻敲锣示警,所以可说是戒备森严,谅囚犯插翅也难飞,难以越狱。
学生打扫墓地
陈皆成1959年从工商小六毕业,他也提及校长陈国祥的旧事。他说,校长每天一身白衣白裤,最早到校也最迟离校,他待学生十分严厉,办公室抽屉里有五六条藤条,粗细各有,同学人人不寒而栗,不敢捣蛋。因此,同学在校园遇上他时,都赶紧在他身边立正,恭敬地对他鞠躬。
可是,欧南园组屋地点虽是适中,说来奇怪,它底下两层楼的商店,生意始终马马虎虎,即使是后来邻近还增建地铁站,也不见人潮。到本世纪初,它再次面临拆除的命运,目前正作第二次的发展,兴建中央医院延伸的大楼和汤申东海岸线的欧南园地铁站。
根据档案,中峇鲁区1963年选举出现五角战,最终由人民行动党的李德欣胜出,第二高得票者是社阵的孙泽宇,陈国祥只得508票,占总票数的4.3%。
走一趟欧南路,距离不长,精彩旧事连篇,让人回味无穷。
受访的三名工商校友,巧合的全都是同安人。当中陈皆成在本地同安会馆中还担任副主席要职。
1950年代工商学校毕业的校友,忆起儿时在校的往事时,人人都感觉兴奋,令人回味无穷,乐在其中。
71岁的陈皆成(股票交易员)说,学校当年依山而建,初小班的课堂在山下,然后逐年升到山顶,当时,虽有梯级攀登,但是许多同学总是连跑带跳上山,结果意外频频,经常发生失足跌伤事件。
工商学校辟有小动物园
她说,工商学校不只是她的启蒙学校,父亲柯水生也是,是她们两代人的学校。
谈到古墓地,柯丽珍(67岁)也回忆说,当时学校定时分配学生到墓地打扫,每星期约两三次,但无人知晓它是谁的墓地。
到1970年代,由于礼拜堂阻碍中央快速公路的兴建,礼拜堂连同具有纪念性的石津楼,全部让位拆除,西移到现在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附近。
他说:“我毕业后,校长代表联盟政党参加中峇鲁区立法议会选举,显然是想要献身政治,但事与愿违,选举结果大败沙场,从此退离学校。”
至于工商学校为什么会以福建人居多,相信与校长有关。工商学校早年两名校长是林则杨与陈国祥,都是金门人,早期金门(旧称浯江)属同安管辖。顺带一提的是,两位校长姓氏虽是不同,却是同胞兄弟,这是因为分别送给不同姓的人家抚养造成。
工商学校从山下到山顶
酒店正前方有个大型喷水池,使得这里一带风景宜人,可惜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拆除。酒店目前依旧不变,但易名为河畔富丽华。
1949年,礼拜堂在圣殿大楼顶楼安有一口大铜钟,每逢星期天主日上午,大钟就会“当当”响起,远近都可以听到,大楼外则有一个大型十字架,夜里亮起荧光。据禧年堂的档案,大钟与荧光十字架在新马礼拜堂还是首创。
紧隔着欧南园,就来到长老会的禧年堂礼拜堂,礼拜堂建于1939年,当年奠基礼还是由英殖民地政府的辅政司亚历山大爵士主持。辅政司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首长,奠基场面十分隆重。礼拜堂分三个建筑物,即圣殿大楼、副堂与牧师楼。
工商小学的遗址,现在也是中峇鲁“历史街区漫步”的行程点之一,喜好怀旧者定时会到这里来参观,聆听导览员细说工商学校的旧事。
少年旅团员协助救灾
另外,礼拜堂也是少年旅(Boy's Brigade)第11连的总部,给这个童军组织提供活动场地。路人经过欧南路时,不时可见到团员应用圣殿大楼,开展高楼运送伤员下楼的训练,其他还有急救、火警疏散、步操与军乐团等,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再西行来到合乐路的交界处,当年这里是一家酱油厂的厂地,酱油厂外处处可见一个个的酱油瓮,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人们路过,不时都能够闻到酱油味飘咸而来。
紧隔在禧年堂的是卫生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给人民注射防疫针,为中峇鲁居民提供不少便利,就近可以求医。那个时代,因为还属于殖民地或延续殖民地的福利政策,看病打针一概免费。目前大楼仍然保留。
工商学校这片山头,原是新加坡先驱侨领陈金钟(1829-1892)所有,陈金钟即创建陈笃生医院的慈善家陈笃生的儿子。他的妻子与媳妇过世都安葬在约克山上,同样他也将父亲的遗体迁葬在此。工商学校上世纪搬迁到淡滨尼后,留下这个慈善家族的墓地独守山岗。今天,墓地时常还可见到香烛贡品,想必是很多人感恩于他们当年盖建医院造福人群功德无量,决意以一点心意作出表示。
他回忆:“祖母李惜娘学过跌打,也誓愿悬壶济世,不收分文,结果一有同学脱臼骨折,学校马上就往我家里送,由祖母当场治疗,后来消息传开,成了大家熟悉的‘校医’。”
校长竞选去
另一名校友戴文雪(企业顾问,68岁)说:“当年的工商,是唯一有动物园的小学,让我们可以就近学习生物生态,度过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光。”
另一方面,立于中巴鲁地区的工商,在校的学生当中,要以福建籍贯的子弟最多,俨然是一所福建学校。
她也记得,登山的梯级,每隔几级的柱子都钉上木板,上书激励的格言。“对我来说,通过这些格言,真的是一边登山,一边学习,鞭策自己努力向上。”
但是,在珍贵的市区地段用来关囚犯是大浪费,果然,到60年代,整座监狱被夷为平地,改建成欧南园多栋商住大楼。这个建筑群的最大特色是建有廊道,把所有大楼全部贯穿衔接起来,因此,人们沿着廊道,可以从振瑞路这一端悠闲地走到靠近余东璇街尽头,不必担心日晒雨淋,设计堪称独特。
礼拜堂的副堂,是新加坡第一所幼儿园——星洲幼稚园的分校所在,它右边的“石津楼”,是为纪念郑聘廷牧师,以他的别号命名;郑牧师既是禧年堂的创会牧师,也是星幼的创校人之一,他对早期新加坡的教育、社会与教会,都做出极大的贡献。郑牧师最为人熟知乐道的,是他也是同盟会成员,在新加坡积极参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协助推翻昏庸无能的满清政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礼拜堂附近的河水山、四脚亭与合乐路等都是亚答住屋区,经常发生大小火患,当时,住在中峇鲁的少年旅团员,知悉后都自动自发,第一时间里投身灾场协助救灾,把平时所学的技能学以致用,精神十分可嘉。
工商学校领导人,在那个时代就意识到“生态教学”的理念和重要性,把动物园建在校园里,让学生可以实地接近生物,学习自然生态,着实让人佩服。
另外,学校的古墓地,也是同学休息下课时最喜欢的游乐场,大家在那里爬高跳下,一点都不忌讳。
中峇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动精彩的社区,与中峇鲁路相邻的欧南路,一样有特别的景物活动,让人留下许多回忆。
他也说,学校许多顽皮的同学,对于校内动物园的动物,像园中的猩猩,经常都会对它们“挑衅”,结果往往被触怒,遭它从笼中伸出手来抓伤。
廊道衔接所有大楼
酱油味飘咸而来
根据工商学校1955年出版的《35周年纪念刊》,当时对在校学生祖籍地展开的调查,全校2289名学生中,有1619人是福建人,占学生总数的七成。在这些福建人之中,又以同安县人居多,总数292人,其他顺序是金门(250)、安溪(246)、南安(146)与惠安(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