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学院习读期间,最喜欢模仿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画作。他的画风在我看来,是那么不按理就班,画风粗糙,构图简单,构思直接。有时候,因为功课繁多,为了偷懒,也为了省时间,往往偷鸡摸狗的随意画一张所谓毕加索风格的画,只花约一个小时,就草草了事交上去,居然也平平稳稳的过关。但是,这位大师是用油彩为原料,我这名穷学生当时却为了省钱,用廉价的蜡笔来代替。
黑白的毕加索
《格尔尼卡》的图像经过精心简化,再把每个角色的重要特征投射在画作里,这些图像带着暗喻,包含着政治意味,以讽刺当时的政治环境,比如:公牛象征当时德国和法西斯的残暴,受伤的马比喻西班牙,灯火代表着光明与希望。画面充满着童真,令人玩味。
在西班牙旅游时,终于可以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不同的博物院,欣赏这位大师的杰作。如果想了解画家不同时期的画风,洞悉他的画作魅力和成长路程,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院(Meseu Picasso)非去不可。比如早期的他,是在挣扎、郁闷、悲观、消极、抑郁中度过,因此画画格调是郁郁寡欢的。后来因为恋爱,画风有着愉快、乐观的气息。中期的风格却又笼罩着自信、霸气和积极。再到末期的极度商业化又充满情色。
那些笨拙的粗细线条,明显的暴露他草草了事的态度,完全谈不上专业水准,和中国山水画里的柔中带刚的线条相比,还有画里的境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我们不可以抹杀他早期对于西方艺术界的巨大贡献。也因为他,改变大家传统的审美眼光。
毕加索早期的蓝色阶段,纵然画风不成熟,但每一个模特儿在他眼里,都笼罩着不同层次的忧郁蓝色,显得无助、悲伤、孤独。当时的他是一名穷学生,因此只能选择住在巴黎的贫民窟,潦倒的过生活,周围接触的都是下层阶级人士,一群为生活而挣扎的社会边缘人。
但是,我不认同毕加索老年时期的画风,纵然他还是那么的多产,一天可以画上好几幅,但这个时期的他,据说因为失去性能力,对于一个沉溺于情爱肉欲的画家来说,简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同时是件痛苦难忍的事,因此这个时候的画作,处处流露着画家缅怀的男性雄风,使画面充满着挥之不散的浓厚情色意味。
缤纷画探
让毕加索成名的,是他的立体主义风格,这个在1908年,巴黎发起的艺术派别,一致认为画中的物件,画家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再描绘它,以达到一个最全面,最真实的面貌。
可惜,我们这些来自亚洲的游客,似乎只能隔岸观火,大约的去领会画家当年的爱国情绪,和讽刺时政。
毕加索的蓝色阶段
《格尔尼卡》(Guernica)是毕加索一幅光芒四射的巨型画作,也是我相当欣赏的油画,现在长期在马德里国家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e Arte Reina Sofia)展出,而且是属于镇馆之宝,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参观。
真实的毕加索,性格浪漫,放荡不羁。由于极负盛名,明了自身的独特魅力,成为他无往不利的杀手锏,让许多女人情不自禁的自投罗网在他的怀抱里。这个极需要爱情滋润的画家,唯一的创作泉源就是爱情。因为爱启发他的灵感,源源不断的创造无数价格不菲的画作,让世人有机会欣赏。
这个新颖的艺术概念,给予当时的社会莫名的震撼,同时打破许多欧洲保守人士的审美眼光,启发他们对于所谓的美感有新的定义。
毕加索早期是一名穷学生,住在巴黎贫民窟,潦倒的过生活,因此画作笼罩着不同层次的忧郁蓝色,显得无助、悲伤、孤独。
同时,大部分画作趋向单调的黑白色。明显的,艺术家是在利用自己残留下的盛名,争取一些财富油水,给自己的后代。
到了晚年,画风趋向单调的黑白色。明显的,艺术家利用残留下的盛名,争取一些财富给后代。
当时其实对于毕加索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却自以为是,说白了,附庸风雅多一些。没有实际的艺术底蕴,完全是滥竽充数。但是,无可否认,就是因为喜欢偶尔模仿他的画作,无形中激发我对西方艺术的爱好和探索。
过后,有了恋爱对象,画风开始改变,产生许多粉红色系列的画作。世界在他的眼里,突然充满明朗和欢愉,一扫以往的无力和忧郁。
他们追求把画面里的物品或者模特儿,先撕裂、解体,再重新组合到画里,让画面有前所未有的破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