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崑曾对参加辩论比赛的队伍强调,辩论比赛的举办,不在于成败胜负,主要是提供一个认知和语言技巧历练的平台,让学生对许多尖锐又复杂的问题,能对答如流并作迅速的应对。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复杂性和来龙去脉,作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后者,对参加辩论的学生来说,经过深刻的辩证和探讨后,必然会扩大学识视野,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在诸多由郭宝崑策划和导播的文教节目中,最令人赞赏的,莫过于“青年论坛”。这个节目推出一系列华语辩论节目,如“中学生华语电视辩论”,后来又续办大专学生华语辩论和国际大专华语辩论。当时新加坡所有高中华文中学,都踊跃报名参加。节目广播期间,也吸引了教育界和不少中学生的关注。

记得当时有几个辩题,具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以决赛的辩题“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是否比文化工作更重要?”来说,学生必须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工作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有清楚和具体的概念,但在“建国初期”这个先决条件下,论述的重点自然有轻重之分。辩论双方如果拿捏不好,自然会陷入挨打的陷阱。当然,学生能否对答如流和机智应变,也常常决定辩论的最后结果。

辩论大决赛的评判团,更是教育界和文化界鼎鼎的大咖,他们是林钦蕴、魏维贤、梁荣平、冯仲汉及郭宝崑本人。这几位学人的点评精辟,可说入木三分。对两支辩论队伍表现和风格的优缺点,都作了确切适当的褒贬,令参与辩论学子们由衷地敬佩。

上世纪70年代,刚独立不久的新加坡,百业待兴,面临许多政教改革的社会问题。郭宝崑当时在广播电视台工作,负责和策划文化、教育节目。他当时刚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意气风发,正是大有作为的年轻文化工作者。

辩题具教育意义和启发性

缤纷电视

郭宝崑主办的华语辩论,在新加坡可说开了风气之先。

开创华语电视辩论先河

大决赛的辩论队员分正反两方,正方是华侨中学,队员是沈茂德、黄嘉昌、宋良德、谢水霖,反方是德新中学,代表是彭丽儿、严家民、薛智青和刘振洪四人。正方认为:国家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就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遑论其他方面的发展。反方强有力的论据是:文化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基本面,国家有了高素质的人才,社会才会步上正轨。双方言辞犀利,提出的问题尖锐有力,回答如不够具体和全面,难以令人心服口服。整个辩论过程,犹如唇枪舌剑,难分轩轾,不容易判决谁是谁非。

上世纪70年代,刚独立不久的新加坡百业待兴,面临许多政教改革问题。郭宝崑当时在广播电视台工作,他推出系列华语辩论节目,吸引教育界和不少中学生关注。

大决赛的辩论,当时报章有详细的报道,现场除了新加坡电视台的直播外,丽的呼声也作现场广播,电台第三广播网也在当晚十时播放。

郭宝崑是我国文艺界声誉卓越的剧作家,也是我国独立建国前后文化工作的先驱人物,因而受到文艺界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