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晚演出,广东揭阳的林玉(扫窗会)和林淡玉(临江楼、回书)以细腻富情感的唱腔,真情致性,赢得观众最多的掌声。
本次“潮音潮曲”晚会是首次集合新中专业和业余演员的联袂演出,广东潮剧院派出三位名家张怡凰、陈鸿飞和林初发,广东揭阳有五位演唱家陈联忠、林玉、林淡玉、许绮丽和陈旭美。
新人黄琳琳音域很好,清秀有小生样,似科班出身,唱《梅亭雪》给人印象深刻,很期待看她接下来演小生的风采。
11月3日及4日在新加坡大会堂,本地著名潮剧团南华潮剧社给新加坡1600多名潮剧爱好者呈献两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潮音潮曲·名家名段”文艺晚会。
是的,潮州人还是爱“看大戏”,根据苏章恺在南华新编的《潮影寻踪》书中记载,60年代初,电影《苏六娘》连映72天,达593场,打破中西片卖座最高纪录,在新加坡潮剧电影放映史上是史无前例。
这是一场丰富多彩、充满力量的潮剧选段盛宴。50年来,风靡狮城的潮州名剧名段,如《苏六娘》《井边会》《火烧临江楼》《卢林会》《辞郎洲》《柴房会》一一搬上舞台,在新中两地表演者精湛的演绎下,赢得观众连绵不断的掌声与鼓彩。
南华潮乐团是个新生的乐团,团员47名,平均年龄23岁;在司鼓导师蔡和弟引导下,正茁壮成长;其中比较显突的团员有黄塑铭(二弦)、朱伟康(琵琶)、唐伟杰(唢呐)、郑玮达(三弦)、苏金福(胡琴)、谢豪根(扬琴)和李春鸿(打击)等。
两晚的演出,巧遇潮安会馆54周年会庆晚宴(11月3日)及潮州八邑会馆的亚细安潮州企业家颁奖晚宴(11月4日),分散不少潮籍人流,但竟没有影响晚会的出席率。著名的新加坡华乐团行政总监何伟山说:“从两晚座无虚席,可以看出潮州人真的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各家精湛演绎
南华潮乐团茁壮成长
广东潮剧院的陈鸿飞(柴房会、周不错)公认为一流丑角,气势旺盛,声音够好够亮;张怡凰(临江楼、告亲夫、卢林会)是国家一级演员,专业,感情真,特别是第一晚彩妆上阵,全情投入。林初发是难得的小生,基础好,底子厚,两晚均选唱《卢林会》,惜第二晚不在状况。
曲目是不朽之作
大汇演最后安排所有演出的歌唱家合唱家喻户晓的《京城会》,作为谢幕;尽管《京城会》是一首有50年历史的老歌,但仍充满生命力,历久不衰,久久回荡。
真心觉得艺术永远是年轻的。
缤纷看戏
潮州人有句俗话:“吃鱼吃肚,听戏听鼓。”
是的,“潮音潮曲”两晚精彩的汇演,主办方特安排著名汕头潮乐团和成立只有一年的南华潮乐团同台伴奏和奏乐;在汕头辜纯生团长率领下,共八位专业的音乐家南来助阵,使晚会更加绚丽多彩。
揭阳陈联忠原毕业于汕头戏校,他唱《回书》音域宽厚,充满磁性,是老戏骨;司仪许曼来自汕头潮乐团,她唱《苏六娘》声美到位,应该受过专业训练。
新加坡的李美贞唱《临江楼》从容自如;李绿侨(柴房会)和陈玉芝(白兔记)和谐悠扬,节奏和韵味很好。陈巧莲(告亲夫)来自梨园世家,个人风格鲜明,是本地难得的演戏奇才;小纬恬唱《梁祝》略平淡,但仅15岁的她,有这样的成就属难得;还有唱《苏六娘》表哥角色的李毓文,舞台上很自然,充满自信。
晚会演出的曲目,是一个时代的不朽之作,南华正是在55周年社庆之际,以这份献礼,向经典致敬。
新加坡由李美贞、陈巧莲、陈玉芝、李绿侨、李毓文、陈纬恬和黄琳琳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