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会馆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会馆,它的前身是“曹家馆”。曹家馆刚创立时叫“宁阳公司”,初建时极为简陋,主要是一幢由木材、亚答叶和茅草搭成的房子,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会馆才有规模发展起来,1848年重建后改名为“宁阳馆”。到了1906年大幅装修改名为“宁阳会馆”时,已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了。

由他设计的一套警报通讯系统,能把40多公里外英军行动预报友军。他的另一个功绩是冒生命危险连夜不停地向各城市通报,有效阻挡了英军的偷袭。

不过这尊清朝光绪年间铸造的铜钟却是毫无疑问是曹家馆留下来的。

在今天的国家博物馆历史展廊里,在隔着半道墙的地方摆了两尊古铜钟。这两尊古钟为什么会摆在博物馆?透过这两尊古钟,今天的我们能看到新加坡哪一段历史?

东西古钟在设计和构造上的区别

宁阳会馆钟则是中空的传统外敲击乐器(照片里看到钟内的是支撑的架子,不是钟锤),鸣钟时由“击钟人”从外推动钟锤敲击钟身而发声。一般来说,东方传统的钟,例如韩国和日本的钟,都是如此“撞敲”发声的。

国家博物馆的历史展廊里摆着两尊古钟,两钟之间仅隔着半道墙。它们不仅各有渊源,同时也是回望近两百年前开埠初期新加坡的一扇窗口,让今人得以一窥当时本地的欧美社群和华族社群的生活点滴。

战后里维尔成了美国抗英战争英雄,目前波士顿的广场还有纪念他的铜像。里维尔退伍后重操家族造钟事业,成为美国著名的铜钟铸造匠。里维尔的女儿玛利亚是第一任美国驻新加坡领事约瑟夫·马里士他(Joseph Balestier)的夫人。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虽是相同时代的古铜钟,来自西方的里维尔钟的钟身较宽(胖)略短,钟口外开。而典型的东方宁阳钟看起来钟身较长,上窄下宽呈“倒碗”型。

历史回望

两种古钟最大的不同,应该在于“鸣钟”的方法了。里维尔钟的钟内设有金属钟锤,鸣钟时是靠大钟旁边的机械结构,由人操纵把钟左右或前后摆动,让钟身碰击钟锤而发声,就如维多利亚剧院钟楼的钟一样。

这尊铜钟由新加坡宁阳会馆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相比起来,这尊古铜钟的故事比较有争议性。宁阳会馆于1822年由来自中国广东台山的华侨所创办,是当时广东移民的会所和祠堂。会馆的原址在现在的劳明达街。

1843年,他的太太玛利亚把这个由父亲保罗里维尔铸造的铜钟送给了新加坡圣安德烈教堂,条件是教堂每晚在8点后要继续鸣钟5分钟,以提醒在户外的民众无事快快回家。当时新加坡社会治安非常恶劣,晚上到处是酗酒抢劫械斗,在外很不安全。这个鸣钟习惯一直延续到1874年,到殖民政府警察制度较为健全后才停止。

宁阳会馆铜钟则展示了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的生活境况。

根据宁阳会馆的资料说,那片地是莱佛士为了感谢当年为英国船队当登陆新加坡的先锋木匠曹亚志而赠送给他的,所以是永久“牙兰”(地契),且免交地税。但关于登陆先锋队这段事迹的官方记录,到目前都还没有找到。同时从各方资料,也还没有找到比较统一、完备的有关曹亚志的个人资料和生平事迹,所以关于“曹亚志带队当登陆先锋”这件事目前还是一件“历史悬案”。

展廊里古钟一东一西

博物馆历史展廊里的两个古钟,摆在那儿应该有好一段日子了,大家可以到那里去,听听这两个古钟诉说一段这片土地近两百年前的历史。

两尊古钟带人们看到什么

●里维尔铜钟(Revere Bell))里维尔铜钟是一尊较多人知道的钟。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来自美国一个银匠家庭,1765年30岁时他加入反英国殖民地组织,开始以他的手艺制造一些反英宣传品和艺术品。1773年里维尔加入战争,负责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地的通讯联络工作。

在劳明达街的旧址后来因为土地被政府征用而一搬再搬,从劳明达街到大坡桥南路,后再到安祥路,目前坐落于芽龙8巷的新馆址于2005年开幕。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看看这两尊古钟各自的故事。

里维尔钟目前在世上只剩130多尊,我国博物馆展览的是唯一在美国境外的里维尔铜钟。

身为新加坡一个大甘蔗园园主,约瑟夫·马里士他于1837年至1852年被委任为美国驻新加坡领事。甘蔗园附近的大路就是以他命名的。

新加坡的里维尔铜钟,说的是一个开埠初期居于新加坡的西方社群的故事。

●宁阳会馆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