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家来说,石榴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带着利刃深沉的创痛。在1915年至1923年期间,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展开了惨无人道的灭族大屠杀,导致15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事后,亚美尼亚许许多多义愤填膺的作家,以石榴的坚韧作为他们作品主题,描述了人们从痛苦的深渊爬出来重见希望曙光的心路历程。
石榴,一直是亚美尼亚艺术家的灵感源泉。
亚美尼亚一部遐迩闻名的电影,就命名为《石榴的颜色》。这部电影,是由前苏联导演帕拉杰诺夫(Serguei Paradjanov)执导的,完成于1969年,被公认为他最杰出的作品,他于1990年逝世,电影呢,则活成了不朽的经典。影片内容讲述的是18世纪亚美尼亚著名民族诗人萨雅诺瓦(Sayat Nova)的生平轶事,萨亚诺瓦年轻时曾受格鲁吉亚国王赏识而被召入宫,成为宫廷诗人,后来与公主相恋而被逐出宫廷。晚年笃信宗教,成为僧侣,避世于修道院。这不是一部平铺直叙的传记影片,全片很少对白,导演不落窠臼地运用了大量象征和隐喻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石榴的颜色在片中呈现了多重繁复的意象,浪漫与悲情交织,新生与死亡交叠。
最让人惊叹的是,在亚美尼亚于9世纪独创而今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教石碑上,在教堂古老的壁画上,在年代久远的手写稿上,石榴都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亚美尼亚人表示:石榴多籽,每一颗艳红晶亮的籽,都紧紧密密地粘结在一起,象征了民族和教徒万众一心的团结,内涵深刻,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
在亚美尼亚神话中,石榴象征丰盈、幸福、和谐和繁荣;因此,一般百姓把石榴当作是避邪的吉祥物,许多人更把它当成是多子多孙和福气临门的象征。迄今为止,在亚美尼亚西部城市的婚礼上,新娘仍会遵守古老的风俗,将石榴扔向墙壁,让它化为碎片,原因是四散的石榴籽能够确保新娘在婚后怀上孩子;在婚礼结束时,新娘也会把小石榴送给未婚的客人以示祝福。一般人相信,已婚的妇女,如果常吃混合石榴籽烘焙而成的面包,能够如愿以偿地生下儿子。
在亚美尼亚旅行数周后,我发现,石榴不单单在饮食上俘虏人心而已,它就像榕树的根,神气活现而又根深蒂固地渗透入亚美尼亚的各个艺术层面里,享有非凡的荣誉和崇高的地位。
(二之二)
参观当地的画廊,以石榴作为素材的画作多不胜数。有人戏谑地指出,石榴已经过度地被当地的画家滥用了。不过呢,由于石榴具有深邃广阔的内涵,不同的艺术家往往能对它作出不同的诠释,因此,以石榴为素材的画作依然生生不息,层出不穷。
到游人如织的周末集市去,以石榴为原型制作的手工艺品多如恒河沙数——木雕石榴、陶塑石榴、金属石榴,即连丝巾、披巾和衣裙,也以石榴作为设计的元素。嗜酒的亚美尼亚人,更以石榴来设计酒瓶,瓶子上那一颗颗立体的石榴籽,宛如艳红的贝齿,快乐地笑;想必染上了石榴香气的酒,不饮也能醉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