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给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观,给我们带来了取用不竭的旅游资产,我们一生一世都感谢他们啊!”

这根本就不是人间该有的景致啊!

橘红色的火,一丛丛、一把把、一团团、一堆堆,夹杂着灼人的气流,在深不可测的大坑里,无比悲壮地自焚着,噼噼啪啪、噼噼啪啪。仔细再看,嘿嘿,这哪儿是火呢?明明就是地狱里推推搡搡的魑魅魍魉啊!它们想要逃走,但却被上了脚镣,拼尽全力挣扎,但却插翅难飞,只能翻来覆去地接受焙烤;那种毫无转圜余地的绝望,那种宿命已定的无奈,使那群魑魅魍魉呈现了一种奋不顾身的、近乎狂烈的勇敢,化成了旁观者心头沉重的震撼力。我看着、看着,忽而觉得这些晃动不休的火焰,就像是当年土库曼斯坦在苏联管制下那一双双拼命祈求独立的手。此刻,在荒草不生的孤寂沙漠里,站在“地狱之门”边缘,回顾这一段历史百感交集。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是个讳莫如深的大坑,从里面无休无止地蹿出的火,已经持续燃烧了47年,今天,火势依然蓬勃,目前,它已变成了土库曼斯坦一大块吸引游客的磁石。

有时,保持原状,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远远地,便看到一团一团惊人的火焰从一个大大的深坑里逃命也似地飞蹿出来;愈靠近,便愈炙热,热得连双眸都睁不开来。等我终于站在“地狱之门”滚滚烈焰的边缘时,大大地震惊了。

(二之二)

那种美,凄厉已极、诡谲已极、跋扈已极、阴森已极。

一次原属不幸的意外事故,居然变成了一则大家争相传颂的传奇,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而每回提及“地狱之门”,土库曼斯坦人便以亦庄亦谐的语调说道:

那天晚上,在“地狱之门”来来回回地绕了许多个圈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它那不可思议的美。深夜,躺在局促的小帐篷里,慢慢地反刍。我觉得“地狱之门”这个景观之所以迷人,主要因为它是活的;而最关键的是,没有人知道它会活多久、能活多久。前景难测,那种神话般的瑰丽,因而便增添了一种谜样的色彩。

二说政府将以“地狱之门”作为一个旅游重点而在这个渺无人烟的沙漠区大兴土木,建设旅馆与餐馆。

晚餐过后,天色全黑。沙漠的夜,是虚无缥缈的,充满了无穷的张力。那种无边无际的黑、那种一无所有的静,给人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很有压迫感。

关于“地狱之门”的未来状况,坊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土库曼斯坦的总统于2010年曾经到访此地,为了避免天然气继续无谓的浪费与耗损,曾下令将这个燃烧着的深坑加以封闭。然而,至今已经好几年了,深坑依然敞开,大火照旧熊熊燃烧。

这个“黑色幽默”,把大家都逗得很乐。

我个人觉得,不论前者或后者,对于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都是一个伤害。

营地导游幽默地说:“现在,让我带你们大家一起到地狱去吧!”在大家的笑声里,他又严正地警告着说:“请你们注意,地狱之门的边缘是没有设置围栏的。它的景观,极致罕见、极致瑰丽,你们可千万不要为了沉溺美色而壮烈牺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