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的题目不短——“出世入世皆为生活/多情无情别有趣诗”,说来话更长,一切都从钟开始……

古老的印度哲学认为宇宙的形成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无”就是“空”,从“空”中慢慢就生出了“水、火、地、风”四种物质,这和道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观点不谋而合。既然“水、火、地、风”都源自“空”(此即佛家所谓的四大皆空),那么一切的修行自然是为了“悟空”。

寺院的钟极为重要,因为禅家认为钟声具有断烦恼、消业障、醒昏聩、长智慧、增福寿、脱轮回、成正觉,以及度众生等作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钟声,当属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中大力敲响的姑苏寒山寺。同样身处唐代的诗僧皎然(730-799)虽也敲过,却远远不及张继嘹亮。释皎然《闻钟》诗云:“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大和尚神秀(606-706)倒是指了一条明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苦修过程中“渐悟”的法门;可主张“顿悟”的惠能(638-713)却不以为然,他倡导“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请注意:这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差别只在“有”和“无”。

在皎然听来,仿佛钟声把好风送来,而不是风把钟声传来。这种思维方式显然源自禅家,因为接下来的“声余月树动”,马上带入佛教辩经中“风吹树叶,是风动还是叶动”的命题。当然,那位“永夜一禅子”,会“冷然”地说那是“心”在动。

上期文章转发微信朋友圈后,有位台湾朋友留言赞同我对星云法师墨宝仅属“信众圣物”的评价,同时探询我在新加坡侨福当代美术馆究竟怎么缘诗说禅。

原想把讲座的直播链接发过去,让他上网按回播键观看全程的录像,但又觉得似乎有点敷衍,不太对得起善意的关注和点赞,最后决定写篇文章回应来自虚拟世界的真实缘分。

放眼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多少人能舍得拥着“有”还去悟“空”呢?清凉文益禅师(885-958)说得好啊:“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年轻的手机族大多以为一机在手,天下尽我所有,可每一回低头栽入虚拟的生活时,他们失去的却是自己真真实实的一颗心!万物因缘而生又因缘而灭,千万不要等到生命即将凋零,“然后始知空”。

“心”在禅家至为重要,因为佛法的传承多赖“以心传心”。一切修行都为了“悟”,“悟”字拆开是“吾心”,也就是参透自己的心,或曰“明心”。“明心”之后才能“见性”,“见性”之后才能“成佛”。现代人一早到晚一年到头忙忙忙,殊不知“忙”字的写法正是“心亡”——心都死了,还怎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