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疗领域工作时,曾经出席过在很多国家、地区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医学研究及临床报告;也有机会和很多专家学者结交,和教授及高级医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项目和教学等等。通常我会趁着这些学术活动,参观当地的医院,认识最先进设施及技术。我也曾获得奖学金,专程访问北美多家儿童医院。
当我还在任时,我先后安排很多年轻医生到不同国家的著名医院受训学习。去过的国家有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所学的专科项目是该医院的强项,计有营养学、超声波、危重病学、新生儿科等等。我也不送年轻医生到同一家医院受训,为的是不让他们带回相同的理论、概念和“翻版模式”的医疗法。我目的是要博采众长,使到自己的部门能融合多家医院的优点,以便更上一层楼!
到不同医院参观是我出访的目的。我可以和这些先进大医院来作比较,让我知道自己医院的医疗教学水平是处在哪个阶段。与此同时,要了解这些医院能够给予我们的医生怎样的训练;他们回国就能够协助国家的医疗发展并提升医学水平。
因此,我的访问犹如是一名“医探”,到国外打探医院各方面的事项,也广泛结交同行。建立好交情,以后可以通过他们,直接要求安排年轻医生去他们那里进修学习。若是年轻医生贸贸然直接写信到那里去,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名列待取名单,要等两三年之久,因为这些著名医院的申请书太多,穷于应付。他们不知道申请者的医学水平、语文程度,以及来自怎样水平的医院等等,故此要审慎接纳这些“来历不明”的申请。如果医院认识申请者的上司,就减少障碍,申请者早日获得接纳。
医探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40多年前,我的部门没有访客或医探到来。后来把部门建立起来,也建立了人脉,稍有名气,开始迎来了邻近国家的访客。后来也有中、英、美、澳、新西兰的访客。对我来说,那是对我的部门的肯定,令我感到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