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叶季允一面在报馆工作,也兼行医。1900年丘逢甲到新加坡拜访过叶季允,有诗相赠:万里飞腾志未乖,海山苍莽遣吟怀。他年岛国传流寓,诗屋人寻豆腐街。

回家整理照片,叶季允家门前,竟然有两位印度裔男子朝我打招呼!我扑哧一笑,才想起来──忘了买月饼。

近日翻阅史料,略有所获,或可补前贤之见,并修正旧说,与诸同好商量。

叶季允自称“未冠即辍学,游于报林言论之场,于役《香港中外新报》,炉扇四更。维时崇仪薛君创《叻报》于星洲,谬采虚声,礼为招致,遂以陆机入活(若芬按:当为“洛”)之岁,赋望诸去国之谣,为文字佣者20余年。”可知叶季允大约19岁起在《香港中外新报》工作,四年以后,24岁(陆机入洛)时受薛有礼(崇仪)聘请,主掌《叻报》。

叶季允的人生最后20年,每日欣赏着回教堂的风景,他有什么感想呢?我拿起手机,留住了我看见的风景。

牛车水浓郁的中秋节气氛里,我信步闲逛,有一家老字号的月饼店就在附近。

过去我研究古代中国文人,顶多找到他的故居位置残痕,像是苏轼在海南岛故宅的一块石碑,为此,我写了《我家住在桄榔庵》(刊于《联合早报》,2011年1月23日)。研究新加坡早期南来文人,则可以从地址找到他曾经的住处,比如徐悲鸿在芽笼的“江夏堂”,空间的现场感颇令人玩味。

被陈育崧先生推尊为“南洋第一报人”、“海国诗宗”的叶季允,曾经任职于《叻报》,担当首任主笔,前后长达近40年。在分析《叻报》上广告的商业运作和营销策略时,我也谈了叶季允的行迹,对这位毕生奉献于报业的文人医士既钦佩又好奇。

历经变法维新、革命建国、军阀混战等等中国历史的关键转化时期,叶季允主持的《叻报》闪亮着从天涯之南回望大陆的目光。

1894年,叶季允的三兄叶叔彬陪同母亲到新加坡探望叶季允,他在为三兄题画的文字里,叙述了家族从祖父开始师法黄公望的绘画传统。他的父亲、三位兄长皆能画,且各有所长。

无意间,瞥见店屋的门牌号码,摩士街,模实街,再过三间铺子,就是38号,叶季允家呀!

站在排队的人龙后面四处张望,心想:待会儿要买什么口味的月饼呢?

关于叶季允曾经中断在报馆的工作,一般认为是在1906年薛有礼去世之后,我在《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书里,也采取这个说法,现在应该修订。薛有礼去世之后,叶季允不是退出《叻报》,相反地,是被薛有礼的公子薛兆熊请回坐镇。

如果叶季允的永安堂药店还兼住家的话,那么他在1900年底之前就住在俗称豆腐街的珍珠街上段(Upper Chin Chew Street,今已不存)。如果不是的话,根据李焕燊在叶季允去世后为他写的行状,他行医的地方是在松柏街(南京街上段,Upper Nankin Street)街口大马路(桥南路,South Bridge Road)。为了专心料理他创办的《新加坡医学报》,叶季允将药店顶予他人,1901年搬到模实街38号(今称摩士街,Mosque Street),他住在那里直到终老。

《叻报》于1881年12月10日星期六创刊,数日后即被控上法庭,因为没有事先公告获准,违反1835年制订的出版法。后经被告律师援引他例认罪,请求减刑,终于被释。

1902年5月,叶季允有事返回广东,于是停办《新加坡医学报》。直到1903年2月,他才回新加坡。1904年叶季允正式离职,专事行医。1906年9月,叶季允回《叻报》,写了《惺噩生绪言》以明志,其中提到自己“力辞编辑,因托巫彭术与诸君相见,风尘养晦,半纪于兹矣”,可知大约从1901年起,叶季允便以医学为工作重心。

我走到叶季允家故址,三层楼的排屋,一楼是意大利餐馆。朝街对面看去,绿色围墙内,是街名Mosque所指,1826年兴建的詹美回教堂(Masjid Jamae)。叶季允的人生最后20年,每日欣赏着回教堂的风景,他有什么感想呢?我拿起手机,留住了我看见的风景。

同济医院明年进入150载,我应邀撰写文章,首先想到的,还是叶季允。叶季允精通诗文、书画、篆刻、音律、历法,还通岐黄之术,开设过永安堂药店,行医救人。1901年同济医院招考驻院医师,试题正是出自叶季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