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学小辞典

虽然是新兴文学创作的堡垒,《枯岛》中发表的新兴文学论,不仅止于认识与理解,且能够自成一家。它系统有序的探讨马华文艺与革命思想的结合,发掘不少爱好文艺的当地青年。可以说,正是因为《枯岛》作为新兴文学的刊登平台,才造就新马华文文学运动迈向新的历史阶段。对此,周维介评价道:“《枯岛》是新马新兴文艺副刊中,拥有最多知名革命文学作者耕耘的副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许多的作者群聚于《枯岛》,这实属难得,因为能将不同文学版图的作者聚集一地,在当时副刊并不多见。

《枯岛》共发表作品281篇,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短论,同时也有剧本与翻译作品。除了主张宣传中国左翼思想,也特别注重南洋气息的掌握。编辑在第10期《枯岛》的编后语《尾巴的尾巴》中明确表示希望发展在地文学的期待:“南洋有南洋的历史、风俗、人情、风景,作者不要如何穷搜远处,是俯拾即是的东西”,因此,“如果作者能够把这种地方色彩捉住,表现在文艺里,那便是绝好的文艺了。”这种思想也奠定地方文学发展的基础,加快马来亚文坛找寻自身定位的速度。

知道一点新华文学……

发刊于1928年8月23日的《枯岛》,是南来作家许杰在《益群日报》担任总编辑时的贡献。每周发行一次,统计至1930年3月6日停刊时,共出版78期。主编自诩为马来亚文化的拓荒者,竭诚为此纯文艺副刊培育新一代的南洋作家,也宣扬革命思想。诚如《枯岛》发刊辞中明确表示:“人间是一座枯岛,我们必须用文艺的锄头去开垦它。人类的心田中滋长着的是一丛荒草,我们要用科学的锄头去铲除它”,并明确宣布要以该副刊为“马来半岛革命的文艺青年的大本营”。明显地,此刊物深受中国左翼文学的牵动,在风格上倾向新兴文学,而且有期待生产出在地新兴文学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