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也打算书写哲学散文,将哲学家的概念或命题,写入他的生命经验里。

来自台湾的他,自称“浪人”,至今出版散文集《浪人之歌》与诗集《浪人吟》,通过文学,将冲浪、诗与哲学共冶一炉。

来自台湾的吴怀晨是冲浪好手,他自称“浪人”,出版散文集《浪人之歌》与诗集《浪人吟》,通过文学,将冲浪、诗与哲学共冶一炉。

热爱冒险热爱海洋

爱的多重奏

吴怀晨是哲学博士,是诗人,作家,也是冲浪好手。

他说:“热爱海洋,或许也回应着尼采所说:热爱命运,Amor fait。这都是一种爱。尼采在这话里所指的,是不论命运如何,颠簸也好,激昂也好,我们都要热爱自身之命。爱海洋或许不用如此认命之感,海毕竟是无限的,也就给了舒缓宽阔的感觉。但有时海浪激昂,挑战命运,是一种爱。”

冲浪十年,吴怀晨在生活中也是个热爱冒险之人。他说,台湾太小,如果生长在欧亚大陆那样的陆地,也许会不读书,而是浪迹天涯。所谓“浪人”,不仅仅是冲浪,还有浪迹天涯的意味。

吴怀晨生于1977年,现为台北艺术大学副教授,兼任艺术跨域研究所,研究比较哲学、华文文学。他也曾两次担任台东诗歌节策展人。

冲浪也启发他写作。

吴怀晨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说,从“海洋”切入这个讲题会是一个不错的进路。

来临的新加坡作家节,吴怀晨将与小说家李永平、张挥,以“爱的多重奏”为题对谈。

关于这本创作中的小说,吴怀晨说,对于冲浪的情感已在散文集中大致表达,希望接下来能通过小说挖掘冲浪人的“魂”。他表示将缓四五年再完成,届时对海洋与冲浪也许会有另一个层次的体悟。

这两个写作计划正在“缓步前进中”。至于散文与诗,吴怀晨认为,诗更接近海洋。

吴怀晨曾因为冲浪,浪居过台湾东南沿海一带的小乡镇,熟悉台湾东部的大山大海,结识许多靠海而生的人。

他写道:“冲浪是一门与自我对话的学问。”

他说:“诗句的排比,在我看来更像海洋。有时有序,low tide, high tide可期。但有时兴致不同或要突破语法,诗句则展现了海浪波涛。”

他说:“哲学家康德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比喻,我们居住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康德将陆地比喻为可以确定的知识领域,海洋则是幻象。人类虽有着想要出海扩增自己知识领域的渴望,但这种离岛的冒险实非容易啊。冲浪某层面跟这种出海冒险可以相对比。因为无论冲浪多久,技巧多高,冲浪的活动仍只是在陆地边缘活动,冲浪人无法航行得太远,就像哲学人尽管要为知识扩疆仍不是易事。”

时间:下午2时

吴怀晨说,读哲学也是一种冒险,不论是在生活或是精神活动上。

走上哲学的道路,也与冲浪有关。

开始冲浪后,吴怀晨着手创作一系列关于冲浪的小说、诗与散文。他说,当初将“三合一”的文稿寄给几家出版社,吃了闭门羹,于是他改变计划,制定“三轨计划”,分阶段出版。散文集《浪人之歌》2013年问世,诗集《浪人吟》去年出版,接下来,还有一本关于冲浪的小说,在酝酿中。

主持:魏月萍

冲浪启发写作

公众可购买作家节套票(20元)参与上述活动,详情可上网(www.singaporewritersfestival.com)查询,门票可通过 SISTIC,或网站 swf3.peatix.com 购买。

地点:Blue Room,艺术之家

日期:11月6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