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想法跟我们一致,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学习接受与自己理念不相同的人。
叶文荟,20岁
在心理健康日益受重视的时代,很多国家强调给孩子提供属于他们的“Safe Space”。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也看到一些学校对此做出的回应——禁止自由言论。孩子不但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连在外也受到校方保护,无形中减少他们对不中听言论的接受度。
“Safe Space”似乎成了年轻人逃避现实的管道,让他们在自己的舒适圈接收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信息。他们因此不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一味认定自己不可能出错,自我感觉良好,被批评时会感觉被冒犯。
继上世纪80年代的草莓族之后,21世纪的青少年近年来被称为“雪花族”(snowflake generation)。雪花族是形容那些过度敏感或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应得到特殊待遇,且世界只围绕他一人而转的人。他们因为被过度呵护,经不起他人批评,而且缺乏坚韧毅力,如同雪花棉点细碎,气候转暖时瞬间融化。这个词在2018年被列入牛津词典。
圣若瑟国际书院毕业
淡马锡初级学院毕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
我们从小被灌输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虑到前因后果,包括不让他人因自己的举止而感到不自在。我们这一代比较随性,但并非没有主见,只是比长辈更小心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在意旁人的眼光。我认为两代之间须换位思考,才能了解彼此的立场。
无可否认的,我们确实比上一代更软弱,遇到挫折时,很多时候会选择放弃,或走捷径。这年代的孩子自幼没尝过苦头,长大后必然也承受不了严苛的磨练。父母有责任教育孩子,培育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对人基本的尊重,谦卑聆听他人所给予的指点,而不是一味地把它视为无关紧要的“吵杂声”。
年轻人不善于接受批评
何声伟,20岁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不善于接受批评,他们会认为是别人在故意找茬,就算意识到是自己犯了错,很多时候也会因拉不下面子而不愿道歉。我认为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父母不应该过分溺爱孩子,避免他们长大后如雪花般脆弱。
与其说“雪花族”是这时代年轻人的称号,不如说是发达国家孩子的象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时,才能开始追求处于社会化程度更高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sation)境界。
如意,18岁
父母有责任培养孩子同理心
“Safe Space”成了逃避现实的管道
在发达国家里,衣食住行不缺的年轻人如今追求的是高品质生活,跟上一代对生活的诉求有差距。我们讲究生活素质,重视他人如何待自己,却被长辈视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我们如雪花般,需要被捧在手心呵护,是娇生惯养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