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岁月里没机会听母亲对他循循教诲,现在已为人父的他,鼓励孩子们逐梦。“我每天问女儿同一个问题,你有梦想吗?我不求她的答案,只重复告诉她,如果你有梦想,那就要去实现它,这是你对自己的责任。”

记者是在餐馆仍在做最后装饰时到场,环视一轮,感觉到这座新加坡旧时楼房里所弥漫的英伦风。怀特说,装潢都是他设计的,没有请设计师。墙壁上张挂多张明星名人黑白照片,还有英国早期游乐场旋转木马造型作为餐馆摆设。私人用餐区里的餐桌还是劳斯莱斯董事会1940年代所用的定制办公室用具。主要餐桌设计则以早期新加坡咖啡店的木椅和大理石圆桌为模,是怀特订做的。

怀特认为,用餐环境最重要,其次是光线、服务,最后才是食物。他的这家餐馆没有醒目的招牌,入口有个小花园,仿佛进入一个隐秘空间,接着两名曾在莱佛士酒店服务多年的看门人会向你打招呼,你才进入餐馆前厅。

年轻时候风流倜傥,曾被形容为像摇滚明星的怀特,现在自嘲老派,不用智能手机,还在用旧款诺基亚手机。第一次和他面对面,觉得他有别于几年前一些外国媒体所报道的难以招架,而是态度亲切,交谈甚欢。

怀特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时,透露来新加坡时必去必吃的地方。他说:“我认为法国菜和中国粤菜是最考功夫的菜式。我会去粤菜餐馆亚洲金阁,东海岸路一带的休闲餐馆食之为鲜,以及饕聚—新亚海鲜餐馆。这十年八年来,我经常来新加坡,爱去巴米士街(Purvis St)吃海南鸡饭,小贩中心的食物我也爱。”

怀特感性地说:“告诉你,其实The English House是我为纪念母亲而设的。”四兄弟中,怀特排第三,6岁时母亲就过世了。他说:“小时候家境不好,母亲离世后我的世界失去色彩。32岁时有一天,我在厨房工作,脑子里浮现‘我的母亲是谁’的问号,于是,我决定要去搜寻和记录回忆。那天之后,我的饮食风格改变了,变得更简单直接,味道让人吃进心里。”那应该就是他发掘自我及事业方向的转捩点。

让居住在新加坡的英国人吃到家乡的味道。

英国名厨马可·皮埃尔·怀特(Marco Pierre White,56岁)品尝过多种美食,但经常来新加坡的他,钟情本地美食及人文风情。

用餐环境比食物重要

英国名厨怀特在新加坡开设The English House,这是他首次在亚洲开餐馆,

虽然被新加坡的特色食物所吸引,但骨子里的英国人还是想吃牧羊人派(Shepherd's Pie)等英式口味。因此怀特在新加坡开设The English House,让在新加坡居住的英国人吃到家乡的味道,新加坡人也能品尝摩登英国菜,如怀特所创的炸鱼薯条、安格斯牛肉等。

话题不仅围绕饮食,他还分享了关于成长岁月、孩子,以及人生观。谈话间,他不只一次提到人生是自我发掘的过程,认识自己,然后决定要走的方向。

一年后的1994年,怀特创下餐饮界纪录——他33岁获得米其林三星,是当时最年轻的厨师。1999年,他宣布退休时归还了米其林星,也成为话题。他后来成为餐馆业者,在英国开了多家餐馆,包括在英国巴斯(Bath)开设酒店兼餐馆The Rudloe Arms。近年来,也可在电视节目如“Hell's Kitchen”“MasterChef”等,看到他的踪迹。

怀特说:“希望人们进来时,心情愉快。这里的气氛可以庄严也可以轻松,无论和情人约会,与朋友们聚餐,或带父母庆祝结婚纪念日,都可以来这里。”

他首次在亚洲开设的餐馆The English House,地点选择在新加坡莫罕默苏丹路的旧式殖民地楼房,本月12日刚开业。这是家餐馆,也是家酒店,但客房部分还未开放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