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皮拉提在本地还是相当少见的治疗方式,拉比耶说,治疗病痛的共通之处就在于沟通、倾听病人的心声。

由于丈夫的工作调动,拉比耶在2008年随夫移民到新加坡。而最让她新奇的是带孩子去竹脚巴刹、中峇鲁巴刹,体验本地的“巴刹”文化,“巴刹里会有一股难闻的肉腥味,但是久了就习惯了。现在摊主看到我们,还会推荐一些做咖喱、做羊排的食材,像看到老朋友一样。”

zb_0909_cj_rabia_shah__Small.jpg
拉比耶爱好城市马拉松,每一次晨跑都让她更贴近本地的街道和人情。(受访者提供)

由此,一开始完全没有新加坡地理知识的拉比耶,慢慢地在马拉松中找到了方向。她不仅跑透了榜鹅、东海岸等热门跑步地段,也见证了榜鹅水道、滨海湾的金禧桥(Jubilee Bridge)、滨海湾花园等地的城市建设。

正因如此,拉比耶在家经常烹煮不同民族特色的料理,包括饺子、海南鸡饭,以及菲律宾和印度料理。

为了帮助更多本地人面对病痛,拉比耶从2010年开始献身公益活动,并在过去的三年里分别在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杜克—国大医学院(Duke-NUS)主办讲座,教育学生和公众“健康正念”(Mindfulness For Health)的相关方法和知识。

“我认识新加坡,要从跑马拉松说起。”来自英国的拉比耶(Rabia Shah,43岁)是一名物理治疗师,自2008年移民新加坡后,她几乎参加了本地所有的半程马拉松项目。

拉比耶喜欢深入不同的社会文化。她透露,自己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尼泊尔、泰国、孟加拉等地背包旅游,一路上为当地人提供免费的物理治疗。

2010年她第一次跑马拉松,参加的是渣打银行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这是本地马拉松爱好者每年12月的重要活动。路程的设计围绕新加坡最著名的地标景点如滨海湾公园、滨海艺术中心及乌节路,并在2016年一度获得与伦敦、纽约马拉松相同等级的认证。

虽然城市马拉松旨在健身,但两小时的旅程,却让拉比耶认识本地的街道,本地的人情。

“10年来,我习惯沿着里峇峇利路(River Valley Road)朝滨海湾方向慢跑,调整了好几次路线,都是因为城市有了新的建设,修建地下通道、金禧桥……每一次我跑来,就会看到滨海湾公园一点一点地搭建起来。我感觉这段历史里,也有了我的足迹。”

体验“巴刹”文化

问及是否考虑回英国,拉比耶透露,三年前的确出现过一个契机。当时她的丈夫收到回英国工作的邀请,虽然拉比耶明白这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处,但她拒绝了,“在这里,我们能付出的太多太多。可以说,我更喜欢在这里的我,很温馨也很充实。”

“我就这样成了本地跑步群体的一分子。几乎所有的半程马拉松活动,我都参加过。我习惯早起,所以当我早上4点与本地的马拉松爱好者一起奔跑,感受当天的第一道阳光升起,我感觉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战友情结。”

来自英国的物理治疗师拉比耶几乎跑遍本地所有的半程马拉松,从完全没有本地地理知识,到见证许多地标建筑与景点的建设过程。拉比耶十分享受凌晨4点起身,与本地马拉松爱好者一起奔跑的感觉。

拉比耶没有选择42公里的全程马拉松,她觉得半程的距离最适合她游览本土风情的节奏。

拉比耶不要像其他外籍朋友那样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她想要过本地人的生活,交本地朋友。

病患成良友

她透露,一名60多岁的华族患者一度拒绝治疗,对周围的医护人员也都抱怀疑的态度,“但是30分钟的治疗后,她竟然开始落泪了。她告诉我,她需要的就是有人关心她,亲手治疗她的病痛,只是之前没人这么做。如今,我们经常见面聊聊健康、工作、信仰等各种话题。”

身为一名物理治疗师,拉比耶擅长运用医学皮拉提(Clinical Pilates)治疗病人的疼痛,而大多数病患最终都成了她的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