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杰语言天赋高,除了英语,他精通法、华、日及德语,正在勤学柬埔寨语。“和其他语言比,柬语比较难掌握,发音很接近,念不好就词不达意。”他解释。
“2015年,我第一次到柬埔寨旅游,对那里的古文明产生兴趣。虽然遭受内战牵连,人民都很善良、乐观。柬埔寨人常说,不要回头看,这样会绊倒,唯有把往事抛开才能前进。我觉得这句话充满哲理。”
他笑着叙述:“那是90年代末,我在四川的一家餐馆外看见一只很漂亮的禽鸟,不忍心让它成为餐桌佳肴,于是把它买下带回旅店。隔天,我随旅游车到山上将它放生,可是无论我怎么哄,它偏偏不愿飞走。眼看旅游车即将开动,我唯有把它留在原处。”
就在旅游车上,谢光杰萌生了创作的念头,将这段特殊经历写进小说里。他用四个月的时间写草稿,之后便搁置一旁,直到将近12年后再拿出来充实内容,集成《凤凰与乌鸦》。
旅新43年、精通五种语言的英国人谢光杰,退休后笔耕不辍 ,其出版与酝酿中的小说,书写着自己的经历和各国故事。
谈及新著,谢光杰透露故事内容将以新加坡为背景,是部和老鼠有关的奇幻小说,目前在撰写当中;而《凤凰与乌鸦》的中、法和俄文版本正在翻译中,届时能通过不同语文让更多爱书人阅读其创作。
旅新43年的谢光杰当年从英国前来探望在南洋大学执教的长兄谢礼杰(Richard Sage)而爱上新加坡,谢光杰这个名字是一位南大教授为他取的。兄弟俩和二哥在1974年齐心设立音聆阁,为本地的语言培训学校开创先河。
这是一本充满寓言色彩的小说,情节起伏,笔调生动,影射中国一些高官的腐败行为,故事内容有谢光杰在中国旅游时所经历的趣事。
《凤凰与乌鸦》正是以中国为背景,讲述发生在平阳镇的故事。主人翁王宾是名来自北京的教师兼鸟类学家,听闻山上有一只罕见的凤凰,只身前来寻觅。不幸的是,王宾被镇内的韩警长盯上,后者是个令人畏惧的暴君,劫财后将他驱逐。富有正义感的王宾后来连同在旅店结识的小周,以及受欺凌的镇民们一同想出妙计推翻韩警长。
2013年退休之后,谢光杰开始把积累多年的文字拿出来整理与修饰一番,并在去年的新加坡作家节发布他的首部英文短篇小说“The Phoenix and The Crow”(直译《凤凰与乌鸦》)。
对于新加坡,谢光杰却不假思索地说:“这里最有家的感觉,毕竟我身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多年,对这里熟悉不过。”有意思的是,此次采访就在他经常光顾的邻里咖啡店,他爽朗地推荐几道煮炒摊的招牌菜肴,饭后一杯南洋kopi,吃得悠然自得,也聊得甚欢。
谢光杰笔耕不辍,两年前还出版了一本法译小说,目前正在筹备两本新著,预计明年面世。即便文字产量丰富,他仍谦虚地说:“千万别称我为作家。”
精通五种语言 勤学柬语
单身的谢光杰性格独立、内敛,纵然近七旬,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是个极具感染力的长者。他退而不休,经常穿梭于新加坡、成都、斯特拉斯堡和英国,近年甚至把旅游版图扩展到柬埔寨金边,可谓世界游民。
谈及青睐的东方作家,他举例:“我喜欢旅美中国作家哈金的《等待》,也欣赏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和石黒一雄,我的创作多少受这几位日本作家的影响。”
谢光杰拥有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Strasbourg University)的法文学位和牛津大学的现代语文硕士学位,求学时便擅长剖析文字,扎下写作的根基。他阅读广泛,各国的文学著作皆有涉猎,文学素养深厚。
谢光杰走南闯北探索世界,见闻广博,每个地方予他特别意义。他娓娓道来:“在成都,我会和当地朋友到茶馆喝茶、打麻将;在斯特拉斯堡,我常到户外散步和观赏演出;至于柬埔寨,我仍有很多地方未涉足呢。”
一生潜心语言教育的谢光杰在岛国创办语言培训学校外,曾为中国的中学生编写一系列英语辅助课本,目前为柬埔寨的大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他说:“当年我选择只身从伦敦到斯特拉斯堡念书,受了很多人的恩惠,心存感激,这是我回馈的方式。”
把自身经历写进小说
从谢光杰的身上意识到通晓多种语言即能开启文化之窗,天性乐观的他以豁达的心态接纳其他文化,因此他广结良缘,每到一个地方都结识不少当地朋友。他热衷各地美食,尝过炸昆虫,他说这样更容易入乡随俗。
一生潜心语言教育并在岛国创办语言培训学校的谢光杰走南闯北探索世界,见闻广博,每个地方予他特别意义。对于居住了多年的新加坡,他不假思索地说:“这里最有家的感觉。”
谢光杰在每个落脚处皆有房子,如此一来无须拖着行李箱奔波,能过着隐隐于市的“写”意生活,静心创作。写作成了他退休生活最大的爱好与动力。可以这么说,他为写作而旅游,亦为旅游而写作。
上一次访问谢光杰(Graham Sage,69岁)是五年多前的事,当时他是音聆阁语言培训学校(Inlingua School of Languages)的校长兼董事经理,他曾说平时喜欢把所见所思记录下来,然后写成小故事。
(The Phoenix and The Crow由Monsoon Books出版,在纪伊国屋、大众书局和网络书店均有出售。)
“我目睹了新加坡的变迁,像昔日的南洋大学、霸王车……很喜欢每个发展阶段,同时享受在新加坡打拼事业的日子,然而,我们更应该活在当下,处事乐观,不留遗憾。”谢光杰在回首岛国生活时颇有感悟地形容。
写作以外,谢光杰也热爱旅游,对中国情有独钟。早在90年代,他每年会在成都住上一段时间。
新加坡最有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