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接待过三毛的杜南发观察到,当时三毛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作者及学生,有许多女生围绕着她交谈,对她兴趣很大。他说:“作家的影响是无形的、长期的,三毛对年轻作者或读者的影响,主要是她的故事和精神。”
三毛的绘画老师顾福生改变她的一生。三毛中学时因被数学老师羞辱患上自闭症,休学在家,与外界唯一交往就是向顾福生习画。五月画会一员的顾福生也鼓励三毛学习写作,向好友白先勇推荐,三毛在杂志《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文章,走上写作生涯。
三毛打开中文世界对西班牙和西语作品的认知,多年来不少书迷远赴西班牙追随作家足迹。中国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国家旅游局与西班牙拉帕尔马岛政府今年开启“30年,三毛”纪念活动,在三毛与荷西1975至1979年住过的加那利群岛上,规划旅行路线“三毛之路”(elviajedesanmao.es/zh),让游客走访三毛故居,三毛爱去的莱昂—卡斯蒂略故居博物馆等景点(附西班牙文和中文说明),是一条充满情感、文化和文学的路线,向作家三毛致敬。
在中国大陆,纪念三毛更热,摄影家肖全沿三毛足迹走访成都、敦煌、台北、撒哈拉、重庆的摄影集《Echo:永远的三毛》将出版。三毛故乡浙江定海早在2016年办“三毛散文奖”。三毛出生于重庆黄桷垭老街的三毛故居于2019年开馆。
西班牙辟三毛之路
三毛是性情中人,热情洋溢,当年见到作家姚雪垠,抱着他说“爱你爱你”,引发新闻话题。她对朋友见面是拥抱式的,很重感情但不滥情。写诗写文章悼念三毛的杜南发说,三毛会买一打中式服饰分送给朋友。潘正镭结婚时,三毛捎来贺卡祝福新人。
黄意会个展即日起至4月3日,上午11时30分至晚上7时,在近意美术馆(百胜楼#03-03)举行。知音会于3月26日(星期五)下午5时至7时举行,将送出100个黄意会签名的作品图案口罩。
在台湾,皇冠出版三毛作品《把快乐当传染病》等特別纪念版本,今年初举办几场纪念三毛讲座。三毛一手带大的侄女陈天慈成立北美三毛文化旅游研究会,散文集《我的姑姑三毛》去年底出版。
年轻读者读三毛
黄意会不忍把柿子油味芬芳的油纸伞打开,唯恐散开过去的时光。他在《油纸伞》写:
在卡式声带时代,三毛写词的《橄榄树》(1979年)由歌手齐豫唱红。1985年的《回声》音乐专辑结合三毛的文字,音乐人的素养(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作曲)和歌手的嗓音(齐豫、潘越云),潘正镭评为“台湾再没一个卡带专辑会超越《回声》”。
三毛自杀离开人世,新加坡旧识并不吃惊。杜南发和三毛有过一次特别深入的内心对话,觉得他和她及倪匡能成为好友,是因为大家都属于同类人——内心对人生极度悲观,因而在生活中十分乐观,同样想追求和探索生命背后的真正意义。
三毛对顾福生一见钟情,但顾福生是同志,无法回应她的感情。杜南发说,三毛原名陈懋平,改名陈平,英文名Echo,取自希腊神话中女神厄科向美貌出众的少年纳喀索斯求爱遭拒,后幻化为回声女神。纳喀索斯爱恋自己水中倒影而死,成为水仙花神。三毛在明星咖啡座认识另一位画家邓国川,结婚在即才发现他已有家室。后来她接受德国教师求婚,教师却猝死,三毛自杀不成。
绘画老师改变三毛一生
尽管三毛1973年与荷西住撒哈拉的故事红遍华人世界,但是,西班牙鲜有人知道她是谁。西班牙电影导演玛塔·阿里巴斯(Marta Arribas)和安娜·佩雷斯·德拉富恩特(Ana Perez de la Fuente)听闻荷西外甥女讲述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备受感动,去年拍摄纪录片《三毛:沙漠的新娘》(Sanmao: la novia del desierto),将精彩的人物介绍给西班牙。纪录片在西班牙和中国上海、北京、广州塞万提斯学院等地放映。
梁文福过后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最后的牛车水》,寄给三毛看,邀她写序。梁文福说:“三毛文字的魅力在于真性情,人生过得精彩,有很多故事性。其率真感性写在文字里,就像一个很亲切的朋友。从《橄榄树》这首歌,可看出三毛追求心灵遥远的梦想,对一些人来说抽象些,但她追求的是心中的和平,人与世界的和平。她在文字里找到自己的天地与一份平静。”
三毛在新加坡写过两首诗被谱成曲,一首《来访》写在帝国酒店电信笺上,音乐人张泛谱的曲,写在南洋商报电传稿纸背面;另一首《说时依旧》由梁文福谱曲,潘盈演唱,收录在1987年《好与不好之外》专辑里,后为台湾音乐人姚谦重新制作,林慧萍演唱。
做生意,也写艺评的刘奇俊1980年代有一两年常到台北,经介绍,与三毛经常同桌吃饭,谈笑风生。刘奇俊去过三毛家看到设计简洁的客厅高挂一个非常精致的鸟笼,笼子内坐着一个搪瓷小丑,门却开着。三毛说,从来没有人有勇气从笼子飞走,因为笼内穿好吃好,何必冒险。
与另一世界通灵
导演去了三毛最爱的跳蚤市场,荷西潜水地与墓园等,以调查为基础,穿插动画《三毛流浪记》,电影《小王子》和《滚滚红尘》,黑白影像,以及三毛、荷西亲友的访谈,展现三毛跌宕起伏的一生。导演安娜曾说,在那个时代周游世界不容易,包括西撒哈拉,很多人都很难抵达,三毛自由冒险的精神令人惊叹,展现执着勇敢的独立女性力量,三毛还为中国和西班牙语国家之间架起桥梁。三毛著作这几年翻译成西班牙语、英语、加泰罗尼亚语、荷兰语及挪威语等。
在新加坡写诗谱成曲
黄意会去过三毛在台北的住家,挂有顾福生不少画作,他也以纸刻《三毛肖像》赠送三毛。
今年是传奇女作家三毛逝世30周年,三毛在新加坡的友人办画展、知音会,写诗写文章纪念她。不仅华人地区纪念三毛,西班牙旅游局也规划“三毛之路”旅行路线,放映三毛的纪录片,向流浪远方的三毛致敬。
黄意会展出亚克力、纸刻、混合媒体等45幅作品,以鸟与树为主要意象。鸟与树向来是曾任职园林与游乐署(国家公园局前身)的画家喜欢的题材,契合三毛的名言: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办画展与知音会
近意美术馆负责人王燕容是三毛书迷,借黄意会画展在三毛生日当天,邀黄意会、杜南发、潘正镭、刘奇俊举办“知音会——相思新加坡”,闲话三毛。来自中国福州的王燕容说:“三毛是自由的象征,活出自己,很浪漫,自我,真实,没人能取代她。在当时中国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有谁不向往飞出去的梦想?有谁不会唱《橄榄树》?这次办画展,梦中的三毛走到真实生活,有血有肉,听了她的故事更感动。”
“知音”个展因疫情延至今年在新加坡举办,正值三毛逝世30周年,也是冥冥中的安排。对黄意会来说,这些画作都很珍贵,点点滴滴都是回忆。为办画展,他在2019年重返台湾,1981年10月与三毛骑电单车逛士林夜市、淡水,一起在美浓买下油纸伞的美好记忆扑面而来,画了一批作品。
梁文福回溯1985年其散文参赛获金狮奖,在颁奖礼上呈献自创曲,引起评审人之一三毛的兴趣,托馆方介绍,与他闲聊。梁文福说,三毛为人率真,说新谣风格清新,提及也在写歌,他看到也喜欢三毛的歌词《说时依旧》,谱了曲,与她通信。
黄意会到台北找三毛时,上警察广播电台,由凌晨主持的《平安夜》节目,分享南大创作的诗乐。这是新加坡创作的歌谣第一次介绍给台湾,虽用同样的语言,但两地文化的音调有别,促进彼此文化交流,影响很大。
三毛来新期间与报界文化界来往的友人有杜南发、石君、李向(张道昉)、刘奇俊、黄意会、陈智成、潘正镭、周维介、梁文福等。
3月26日是华人传奇女作家三毛的生日(冥诞78岁),今年也是三毛逝世30周年。三毛在1980年代来过新加坡三次:1980年随一个报业代表团访新,行程匆匆;1981年8月应《南洋商报》之邀,在报社礼堂举办公开演讲,全场满座;1985年1月应邀参加《联合早报》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华文文艺营暨金狮奖文学创作比赛散文组评审,三毛与其他九位海外作家参与和本地两大文艺团体代表,以及年轻作者、学生的交流会,形成热潮。
接待过三毛的前报人、作家潘正镭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三毛是当年来新的世界华人作家中,较深情和难得的一个,不因名气大,一直和新加坡友人维持通讯,旧识今天以不同的形式——办画展、写文章纪念她。
画家黄意会2019年在中国深圳举行个展“知音——我与三毛那些日子”,反应热烈,几十家电视台与自媒体报道,吸引很多十几二十岁的年轻读者前来看展。黄意会曾陪三毛到本地的亚拉伯街买衣服首饰,逛结霜桥,到小贩中心吃罗惹,到东海岸公园散步,促成办画展的因缘。
潘正镭说:“一个作家走了30年还有人在谈她,不断有年轻读者喜欢她。在旅游这么发达的今天,三毛的游记仍然流行,显示三毛的形象与精神很年轻,文字还是有生命力。三毛是用生命在写作的。”
杜南发、潘正镭和黄意会等在酒店见过三毛与另一个世界通灵两次,与已故干爹徐訏和丈夫荷西沟通。潘正镭犹记得三毛写橄榄树的文章提到,朋友去以色列游玩,当地餐馆播放《橄榄树》歌曲,三毛说,如果1989年我还在,我应该会去以色列探访这户家庭。
轻轻地把伞打开,仿佛看到美浓迷朦的烟楼,那一片片清翠的田地及如镜的湖面。想不到那流失的时光还一直深藏在伞里。
画展在百胜楼的近意美术馆举行,而三毛曾在百胜楼的大人餐厅请客。由黄意会设计布置,展厅悬挂一只有天堂鸟的笼子,一朵棉花云,长凳上立着三毛著作《背影》,地板有些东海岸的落叶。当年与三毛的合照组成布条,三毛剪报、生活照、亲笔信件、生前喜欢的面具等物品散置,充满三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