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鹏认为史书美在一些定义上太绝对,排他性很强,“史书美强调中国大陆以外,但很多东西是杂糅的,分不开的。”
鲁晓鹏1962年出生于西安,1979年赴美国留学,获得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在大学任教多年,目前定居美国。1990年代他提出“跨国华语电影”的概念,受到学界广泛采用。来临星期四(31日),他将在南大以“对全球华文文学和华语语系概念的再思考”为题演讲。
对全球华文文学和华语语系概念的再思考
鲁晓鹏也是小说创作者,去年他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爱情三部曲》,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三段离散的爱情故事。
日期:8月31日(星期四)
不过票房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些中国特色的问题。
地点: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会议室
时间:下午3时至5时
鲁晓鹏以他最近在北京看《建军大业》的经验为例,他本以为这种配合宣传的电影没人看,却一票难求,原来是被一些单位包场了,所以说,票房不能做准。
鲁晓鹏发现,中国电影业与学术界都有焦躁感,认为票房很重要,要抗衡好莱坞大片,好像这样才能为中国人争口气。电影产业化,与欧美抗衡之外,还急着想要走出去。
鲁晓鹏不赞成过于强调后殖民批评的华语语系观点。
鲁晓鹏希望这个概念能成功,但仍需时间考验,看它能否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
他说,史书美从后殖民主义切入,借鉴法语语系、西语语系,理论谱系很清楚,但用到华语地区,是否完全合适就值得商榷。鲁晓鹏反问,史书美2007年提出华语语系研究是要抵抗中国中心主义,那么要不要抵抗其他如西方中心、沙俄中心呢?
他认为中国华语电影已经失去从前第四、五、六代导演所体现的人文情怀,当然当今还有导演在尝试,如冯小刚《老炮儿》,导演就试图在娱乐之中加入他个人的观点。中国华语电影业不是没有人拍摄艺术片、纪录片,问题出在发表渠道,比如贾樟柯的电影,有发表渠道问题,也因为小众而很少人看。
不过华语语系确实拓展了研究领域,打开人们的视野,让有许多边缘地带被看见。
传播方式改变文学格局
鲁晓鹏的“跨国华语电影”与史书美等比较文学教授提出的“华语语系”研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跨出民族国家的局限来审视作品。不过在其他学术定义上,鲁晓鹏并不认同史书美。
不认同史书美教授看法
鲁晓鹏以最近缔造票房纪录的《战狼2》为例,电影讲述中国为非洲出头,对抗欧美,描述很刚强的男性形象,电影也反映了中国经济与军事扩张的现实。很多人口诛笔伐,但鲁晓鹏认为这部电影其实就像好莱坞电影,好莱坞也老爱塑造美国拯救全球的故事,他相信这样的类型片会是未来的趋势。
此外,“华语语系”这词汇也不是语言学的概念,他说,语言学中有“汉藏语系”,而“华语语系”只是一个批评概念。
当今中国电影失去人文情怀
对于文学的前景,他说,多年来人们认为视觉艺术取代了印刷文学,但实际上传播方式改变了文学的格局。如今很多人在手机上读小说,传统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体验方式也改变了,社区性的体验结束,很多人在家里看,跳跃式地看电影,看电影变得个人化、碎片化、反时空化。传统小说虽然衰弱了,但科技革命让各种文类都有了新生命,所以人们不应该悲观。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比较文学教授鲁晓鹏上周抵达新加坡,周末参与了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华语电影学术研讨会。会前他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对最近华语电影的趋势与看法。
他以电影为例,现在有很多是合拍片,没有纯粹“中国大陆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