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大数据面前,人们几乎毫无隐私可言。就在我搜索音乐会相关信息后的几日内,无论登录面簿、YouTube或Instagram账户时,都逃不过烛光系列铺天盖地的宣传。
不过从维多利亚音乐厅网页可以肯定的是,2月8日和9日会在那里举行烛光系列的贝多芬专场,11日和12日则是另一位钢琴家在此演奏萧邦作品。
社媒时代下的音乐会
在一个多小时的听觉煎熬中,我都在后悔为什么不在家里点一支真的熏香蜡烛,听钢琴大师巴伦勃依姆(Barenboim)录制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顺便还可以开一瓶红酒。
在购票时,信息页面显示音乐会将在本地“神秘的标志性场所”举行,临近演出再行通知;曲目也只是“贝多芬作品”,并没有留下任何联络电话或电邮。
神秘的探索之旅
这不禁让我质疑在社交媒体时代下催生出的新经纪模式:先在社交媒体上打出光鲜亮丽的宣传画面,炒足营销噱头,临近演出时找不到演奏家就换曲目,订不到音乐厅还可以改日期。
烛光系列今年2月起登陆新加坡,作为本地最早的一批观众,超现实的观赏体验却是一言难尽。
朋友去年9月购得2月11日的烛光系列贝多芬专场门票邀我同去,只是到了2月7日还不知道演出场所,这或许还要从主办方“精心设计”的神秘感说起。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让人心向往之。
带着满腹疑虑,我决定8日晚去维多利亚音乐厅一探究竟。最后从现场工作人员口中得知,11日的音乐会由于找不到演出场所,改期到15日。因为15日的演出场所(金沙剧场)还在最后敲定中,因此迟迟未发出通知。
讽刺的是,至今Fever的宣传视频还在使用华丽的欧美教堂或音乐厅中演出的唯美片段,似乎与本地的人文环境毫无瓜葛。
由全球展演信息和票务平台Fever发起的烛光系列音乐会“Candlelight by Fever”,自去年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风潮。主办方在斑驳沧桑的文化古迹中,搭配着浪漫烛光演绎古典乐中最动听的篇章,无疑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梦幻体验。
回头想来,我们的确是生活在一个由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塑造的世界里。我们在不知道曲目和音乐家的情况下欣然为一场音乐会买单,演出噱头似乎比音乐本质更重要。
最后我辗转联系到钢琴家本人,得知他8日、9日和15日会演奏烛光系列的贝多芬作品,并没有11日的演出安排。
15日晚,我依然满怀期待地来到金沙剧场。虽然改了曲目,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烛光音乐会听起来也十分般配。只是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我几乎倒在座椅后背上仰天长叹。
如坐针毡的音乐听感
如今烛光系列还在持续热卖,最早的一场也要4月底才有票。古典音乐的商业化无可厚非,作为艺术文化的推动者,我甚至为此倍感振奋。但是执行起来如果只顾着批发量贩,全然不顾观众的体验,甚至对艺术本身毫无敬畏,如此难堪的吃相,才是主办方应该反思和检讨的。
艺评
然而演出前四天还不知演出地点不免让人心慌,而网上搜集到的碎片信息更是让音乐会的“身世”扑朔迷离,甚至有诸多声音怀疑这是一场骗局。
期间也有专业小提琴演奏家向我透露,一个月前主办方曾邀请她组织弦乐四重奏演奏贝多芬作品,因为人手问题没有成行,后来音乐会改为钢琴作品独奏。
剧场的扩音系统犹如廉价劣质的车载音响所发出的刺耳声音,丝毫听不到钢琴原本的音色,槌击琴弦的余音被电磁波的嗡响取代。而且过高的音量让我如坐针毡,彼时我只想在空气里找到那个不存在的旋钮,把音量调小一些。演奏至《土耳其进行曲》中几处模仿三角铁的高音片段时,我不得不用双手捂住耳朵,保护听力。
从金沙剧场出来,我向Fever工作人员反映音量和音质问题,并提出换票的要求。因为朋友也购买了3月和5月的萧邦和维瓦尔弟作品专场,希望能够换到维多利亚音乐厅的场次。然而我们得到的答复是,她也不知道接下来的音乐会是在金沙剧场或维多利亚音乐厅或别处举行,因为演出地点都是在当月敲定。后来联络的电邮,也在不了了之中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