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王仁杰一生都在为800年历史的古老梨园戏延续文脉。他为之创作并留下《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皂吏与女贼》等众多梨园戏新经典,让这个古老剧种得以“返本开新”,在艺术上有更多延续和发展,并收获更多观众。其中,《董生与李氏》入选2003-2004年中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被称为“新时期戏曲创作与演出最高成就”“中国古典戏剧一次漂亮的回归”。曾有人建议他写电视剧剧本,被他一口回绝:“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
王仁杰一生创作30余年,涉及了梨园戏、昆曲、越剧、闽剧、苏剧、锡剧、歌剧等多个戏曲剧种,获奖无数,包括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等,是当代中国剧坛公认的古典戏剧大家,也是当下屈指可数可以为古老剧种写作曲牌体剧本的大家。
据中国媒体从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获悉,中国著名戏曲剧作家王仁杰5月29日在福建泉州因病去世,享年78岁。王仁杰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戏剧界伤心一片,无数戏剧界人士纷纷发文致哀痛悼。
此外,王仁杰也曾经给上昆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写过《邯郸记》,王仁杰保留了原剧精髓,将原本30出缩至10出,该剧诞生后屡获大奖。昆剧《临川四梦》之所以能成为一系列完整的演出,《邯郸记》的诞生是功不可没的。上昆正在酝酿请原剧的两位艺术家计镇华和梁谷音再度出山,拍摄成戏曲电影。
王仁杰一生痴迷于古典戏剧,甚至被认为当今中国写古典戏剧第一人。王仁杰写戏,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坚持铺纸研墨,用毛笔来写。除了梨园戏,王仁杰创作最多的是600年历史的昆曲,剧本包括全本《牡丹亭》《琵琶行》《邯郸记》《桃花扇》等。他的作品自选集《三畏斋剧稿》也被称为“新时期戏剧创作最重大的成果”。王仁杰一生还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守护,始终为传统文化复兴疾呼,他生前经常说,只要中国文化还在,中国戏曲就不会灭亡。
在疫情期间,王仁杰还拿出他刚刚改编完成的《窦娥冤》剧本,与他合作的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我们当时就觉得很高兴,最近正在计划怎么创作,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老师没有了,真的是非常非常难受。我想这也是老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戏了,我们一定会把这部戏打造好,来纪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