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艺团在11月8日于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举行“赏心粤目”音乐会,让我们听到了传统五架头,以及改良后的演奏方式。

吕文成在20年代创作的木琴曲《醒狮》在今天听来,一点也不过时。想象在那个年代,以有限的资源和乐器,能写出一首以西洋乐器为主奏,充满动感的乐曲,而且巧妙地把西洋乐器融合进地方音乐里,不让人感到突兀和格格不入,真叫人钦佩。独奏者刘峰华以精湛的演奏技巧,恰当地把音乐里的欢愉气氛表现出来。

新创作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经中西古今结合后,自成一格,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传统的广东音乐有所谓的“三件头”,指的是粤胡(高胡)、秦琴和扬琴。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洞箫、椰胡,就变为“五架头”。当然五架头中有些乐器也随时代的改变作了一些更改,例如秦琴改为其他较为现代化的乐器;早期用的提琴(中国乐器,不是小提琴)也被淘汰了。

艺评

音乐会中的曲目,似乎唤醒了听众潜意识中对华乐旋律美的记忆,在听了众多现代音乐繁富的和声与复杂的音响后,突然闻到一股熟悉而清新的味道,所以反应热烈。据知这场音乐会没有特地去推票,却卖了个满堂红。 虽然说音乐会不应该一味追随听众口味,也需要让听众接受“再教育”,然而不应该忽略的是:音乐是创作给大众听的,不纯粹是个人的玩物。要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就要看作曲家们的智慧了。

演奏者颇能掌握广东音乐的韵味。我在演奏会前一个星期,出席了鼎艺团的晚宴。当天他们演奏了《鸟投林》《雨打芭蕉》等乐曲。这次在音乐会上重听他们的演奏,却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领奏者陈宏伟的高胡,在乐曲韵味的掌握上有极大的进步。后来才知道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特地在演奏会前一个星期飞来新加坡,指导鼎艺的朋友处理这次的演出曲目。

《妆台秋思》源自我们非常熟悉的粤剧选段,黄鲜行的曲笛奏来委婉低回,由郑怡雯古筝伴奏,相得益彰。年轻时我曾把《连环扣》改编为弹拨乐,现在听了陈彦聪以高胡领奏的版本,另有一番风味。

传统的继承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忽视新创作。余乐夫的尝试是应该获得鼓励的。这次的音乐会鼎艺团只出动主要几位全职乐员,所以声音显得干净利落。

尤记得年轻时为《平湖秋月》写了扬琴伴奏,自己曾在电台演奏并录音。当时还小,对广东音乐的特色和理解不甚了了。事隔几十年,现在听来,倍觉亲切。这首曲子的曲调优美抒情,演奏者在某些乐句前恰当加花,更添乐曲的韵味。

压轴的曲子是余乐夫的新创作《梦雪纷飞》。从现代作曲法上来看,这首曲子吸取并融合西洋作曲法及广东民间音乐的演奏特色。就因为如此,传统乐曲的韵味显然没有那么浓稠,传统和现代化有时似乎是无法两全的事,需要长一点时间互相吸收、融合,才能产生新的广东音乐。 余乐夫家学渊源,继承其父余其伟的高胡演奏技巧,而他自己也是现代流行乐团的吉他手,这也许有助于他日后在创作上的突破。须要注意的是,这首曲的伴奏乐队声量太大,经常掩盖独奏的高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