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以“偶发个案”定调,并称“类似案件在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
因历史问题与领土争端,中日双边关系多年来磕磕撞撞,始终回不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蜜月期。中国网络舆论在涉日问题上意见尤其纷乱,每当两国关系稍微拉近,总有舆论声音呼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
日本自1945年战败投降后,快速从废墟中崛起,七十年代初期已初步完成工业现代化。日本如今已是现代工业国家,电子产品一度风靡全球,日系汽车也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日本自民党长期主张修宪,特别是要求修改规定日本不得保持战争能力的宪法第九条,引起邻国关注。但民间为此发出反战声音,偏向自由派的《朝日新闻》2023年曾刊载全版广告,题为“反对大军扩与修宪”。
日本自民党本周举行总裁选举,新首相人选即将诞生。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林泉忠指出,三位领跑候选人的对华态度都说不上友好,已经不可能委任亲中人士为外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星期一(9月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复日本记者提问时说,“在中国没有所谓‘仇日教育’”,中国主张以史为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战争悲剧重演”。
10岁日本籍男童在“九一八”当天,在往深圳日本人学校上学途中遇袭,不幸死亡。
延伸阅读
同处东亚的这两个国家,注定要在矛盾中缠绕前行。如何在前行中搬开历史冲突性元素这一障碍,考验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即便无法真正取得历史和解,日本在官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能否更好地理解邻国感受,并自我克制?要为改善双边关系创造条件,中国政府是否应推进中国人的“日本认知”跨越历史争议与悲情,更多以现代眼光看待这一邻国?
就是突发袭击人的事件,防不胜防。
上周有男子捧花要献给逝世的日本男童,上面写着“我们都是罪人”,就引来部分中国网民不满,称有犯人就抓犯人,有罪就判刑,为什么要上纲上线成代表中国人道歉?有人认为,虽然杀死小孩是人渣,但没必要上升至民族对立,甚至升高到中日政治关系高度。
反讽的是,虽然有部分中国网民继续以“鬼子”“小日本”之类的称呼戏谑日本,但中国长假出境游最热门的目的地,往往也是日本。从积极的一面看,把历史放一边,不少中国人对日本有好感,至少并不反感。
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罪行罄竹难书,也对亚洲国家造成巨大伤害,历史不能忘却、不容否认、更不能篡改。但“历史日本”跟“现实日本”不应混为一谈。
中日围绕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纷争始终没有平息,双方都互指对方船只越界,但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爆发示威或海上冲撞。可见只要有意愿管控,都可以防止局势失控。
尽管如此,中日两国面向未来,相信还是希望改善双边关系。对北京而言,出于地缘战略考量,将日本拉近一点,有助于减缓美国对中国的压力。面对中国这么大体量的邻国,维持友好关系对日本总是比较好。
日本显然要把事件上升至外交层级处理,中国则希望大事化小。但今年6月一对日本母子才在苏州被攻击,短短三个月内日本人两度在中国遇袭,日本舆论持续关注事件,官方也难低调处理。
主张以史为鉴确实不等同于仇恨式教育,但媒体或社媒平台用户时不时将历史事件放大叙述,即便丝毫没有灌输仇恨的意思,只为重温历史,也可能对部分受众起到潜移默化影响,一些人潜意识积累了仇恨也不自知。
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上,抗日神剧、短剧、相关视频的传播没有管制。内容创造者聪明得很,知道挑起中日矛盾就是流量密码,能精准投喂。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后,据说还有博主到深圳日本人学校直播猎奇,收获大量点赞。
美国在二战后为日本量身制订和平宪法,规定日本没有交战权,也不能拥有军队。日本的军队不叫军队,叫自卫队。美国与日本签订《美日安保条约》,一方面为日本提供安全保护伞,另一方面也限制日本发展军备,防止军国主义东山再起。
一旦情绪不稳定,被某种外在原因挑起时,会不会也挑起愤恨?今年发生两起日本人遇袭事件,官方迄今都没有公布案件细节,尤其是关键的干案动机,外界一无所知,也无从判断为何要杀害无辜。
日本派出副外长柘植芳文到北京掌握情况。日本外交部也证实,外长上川阳子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
然而,部分中国民众经过多年爱国教育和近年来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对日本的印象还停留在“鬼子”,仍视日本为历史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