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11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阿尔巴尼斯时,对中澳过去一年半改善双边投入的努力作总结,指两国恢复各领域交流,走上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
中美今年6月中以来持续加快高层对话,两国元首据报11月15日将在旧金山举行时隔一年的面对面会谈。但两国在军事高层恢复接触进度依然缓慢,美国也并未因此放慢在印太地区对北京的围堵步伐。
中澳总理星期二(11月8日)在北京重启暂停了四年的年度会晤,全面恢复两国战略对话及其他政府间机制。中国总理李强还称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是“老朋友”“帅哥”,调整对上届澳洲政府的战狼外交姿态,两国关系表面上呈现“雨过天晴”的局面。
尽管阿尔巴尼斯访华受到高规格接待,中澳也恢复正常接触,但两国紧张关系是否由此完全翻篇,可能还言之过早,地缘政治隐忧势必持续考验北京和堪培拉的政治定力、耐性和智慧。
中国去年4月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议,持续引发澳洲、新西兰等区域国家关切北京可能在所国建立军事基地。美澳之后持续发力巩固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以抗衡中国。
澳洲星期三并宣布派遣百名警察到所罗门群岛,为下周举行的太平洋运动会增加维安;中国不仅为本届运动会捐赠主体育馆,之前还称将为大会维安提供协助,是否由此引发新的安全争端,是中澳关系走向的下一个观察点。
中国和澳大利亚从2018年至2022年交恶长达四年后,去年5月在澳大利亚工党重新掌权迎来转机。经两国高层18个月的修补,实现澳洲总理时隔七年再度访华。
澳洲政府目前在国内还缺乏继续改善澳中关系的民意基础,尤其当中美出现矛盾时。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星期一公布比较24国人民对中美看法的最新调查,显示多数人对美国的支持度远超过中国,其中澳洲过半(52%)的受访者支持美国,仅12%支持中国。
从中澳最高层在北京会晤后双方发布的公开信息来看,两国目前正面积极看待双边关系得到重启,希望通过恢复政治对话带动经贸人文交流加速恢复,同时也管控在人权、安全等方面的分歧。但看似和气的氛围中,不难发现双方的谨慎和保留。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本周将赴新德里,与QUAD成员国之一的印度举行举行“2+2”会谈,谈论中国与印太事务。美国国防部代理副部长卡林本周也将率高级代表团前往澳洲,查看AUKUS进展。
阿尔巴尼斯本周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中,不断强调通过对话沟通管控地缘政治竞争,还向习近平强调中美建立护栏与军事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但与拜登政府的对华外交论述保持一致,一定程度还透露出对中美在印太地区可能擦枪走火的担忧。
可以预见,在澳洲工党政府掌权期间,对华关系可能会持续改善势头,但北京和堪培拉仍须小心呵护,一旦中美在印太任何一个博弈点矛盾升级,很难不波及依然脆弱的中澳关系。此外,堪培拉目前在帮助美国围堵中国上只做不说,北京对此能容忍多久,也有待持续观察。
但习近平也表达谨慎,提醒阿尔巴尼斯警惕“小圈子”“小集团”,认为两国应警惕反对“那些把亚太地区搞乱的企图”,不点名批评美国在亚太发起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同时也暗示作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区域机制成员国的澳洲,这些“小圈子”“小集团”可能会是阻碍中澳关系更进一步的绊脚石。
另一方面,中澳贸易争端也尚未完全翻篇,阿尔巴尼斯未从北京带回更多实质成果。中国目前仍维持对葡萄酒、龙虾等澳洲产品的限制,澳洲出口商为此每年损失约13亿美元(17.6亿新元),并继续感受北京手中的“经济大棒”;阿尔巴尼斯星期二呼吁北京完全撤销对澳洲输华商品的限制。
中美本周预计将在库克群岛召开的太平洋岛国论坛,继续争夺区域影响力。阿尔巴尼斯也已从北京续程前往,与南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这场该区域最大的年会。
中西方近年持续有数个主要博弈场,包括台海、南中国海、南太平洋,紧张此起彼伏。作为南太平洋大国,澳洲不可能坐视北京在自己的地缘势力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力,同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在中西方博弈中选择不站队。选边的结果则是其安全和外交政策,持续受美国对华立场高度影响,中澳关系并持续被地缘政治阴影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