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文续指,习近平12月6日主持召开中共政治局会议,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根本指针后,优化防疫“新十条”于隔天公布,特别针对群众反映强烈20条措施“执行不到位、不准确等问题”。

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人口健康科学中心研究员覃梦奇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解读,官媒长文中其实间接承认乌鲁木齐大火促使清零加速走入历史。她分析,乌鲁木齐火灾这起偶然事件激发民众在封控中的自救心理,后续的抗议示威则意味着政治风险。

延伸阅读

王纬温

文章并承认,防疫大幅松绑后药品储备一度不足,部分品种的退烧药、感冒药一度暂缺,但也强调官方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扩充发热诊室,加大药品采购,确保平稳有序实施冠病“乙类乙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受访时说,中国各地早在前年7月就频传防疫层层加码的乱象,但官方长时间并无有效行动,近期又大转弯大幅松绑防疫,可能让民众进一步感到公共政策不可预测,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中国星期天结束持续近三年严格的冠病防疫措施。新华社当天发表万字长文《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在这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日子做总结及展望。

20条措施去年11月11日发布后,文章形容“这场硬仗的复杂程度非同一般”,去年11月下旬,一些群众反映部分地区“静默”管理、“层层加码”等防控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新华社的纪实没有指明,但所谓的群众反映的问题,相信指的是11月24日晚乌鲁木齐民居高楼发生大火造成严重伤亡,引发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民众抗议严厉防疫的示威浪潮。

习近平12月15日还召开为期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新华社长文指出,疫情三年的持续影响,“疲惫、焦虑、紧张等复杂情绪开始蔓延,防疫成本日益加大”。文章写道,“14亿多人口的中国,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指出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成为防控策略调整的关键。

覃梦奇则评估,新华社文章对疫情走向表态谨慎,原因是中国是在形势倒逼下开放,并没有过渡到后清零时代的清晰规划,长远的防疫工作与病毒变异走向仍面临不确定性。

中国星期天(1月8日)终结对冠病实施近三年的“乙类甲管”防疫措施,清零政策正式退场。官媒新华社同日刊登万字长文,披露中国防疫思路转变主要原因及时间线,其中提到去年11月下旬,一些群众反映部分地区“静默”管理、“层层加码”等防控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记者是《联合早报》重庆特派员)

edwinong@sph.com.sg

文章还说,官方迅速提升解热镇痛药、抗原检测试剂、N95口罩产量,同时在12天内增加3.1万张重症床位,并对困难民众发放防疫物资“健康爱心包”等。

文章指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去年11月10日召开“非同寻常”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作出重大决定,首次提出优化防控20条措施,“向海内外释放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控政策的鲜明信号”,表明中共高层当时开始做出主要调整,回应舆情。

文章也说,中国将冠病病毒下调为“乙类乙管”,是中共中央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更好统筹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最后引用习近平元旦贺词中称疫情防控“仍是吃劲的时候”,呼吁民众同舟共济,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