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源于全球市场的外生冲击,因此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而在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以及全球冠病疫情冲击下,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进程面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朝向“脱钩”方向的作用因素增多,两岸经济关系因而表现出在“脱钩”与“融合”两极之间的摇摆态势。
他指出,有一定能量的台湾企业不会放弃大陆市场,但会考量地缘政治风险而降低投资比例,将资源投入其他国家,逐渐形成“中国+1”的投资样态。至于供应链转移的模式,可能在五到10年后有更具体的轮廓。
不过,根据工总对台商的长期访谈调查,黄健群观察到,大陆台商面对投资环境变化,实际上选择撤场的占比并不高,其中最受瞩目的科技业,投资也仅减少约两到三成。
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潘贤掌20日在厦门出席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时,就提到今年新增九家台企在大陆上市,总数达58家。他说,大陆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并促请台商不要错过大陆未来30年的发展机遇。
在投资业别方面,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为台湾对陆投资金额占比较高的前两名。但从今年1月至11月,前者对陆投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26.01%,后者则减少29.1%;不过,投资额占第三名的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对陆投资金额同比却增加156.1%。
与此同时,大陆政府也积极鼓励台商赴陆投资、在陆上市。
台湾全国工业总会大陆事务组组长黄健群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主要从事出口代工为主,因此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不论高科技产业或传统制造业都会受到欧美市场的压力,进而转移生产线。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星期二(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台湾官方核准对中国大陆投资件数为330件,件数较2021年同期减少14.95%;核准投(增)资金额计44.86亿美元(约60.85亿新元),同比减少6.39%。
受地缘政治与疫情封控等因素影响,不少在中国大陆的台商近年面临产业链转移的抉择;大陆则鼓励台商在陆上市,融入大陆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拉锯下,专家认为,台商确有转移生产线,但也不会放弃大陆内需市场,而随着与大陆企业的融合,具有“新陆商”身份的台资企业将越来越多。
台湾工总:台商已形成 一个地球两个世界商业型态
一名曾担任大陆地方台商协会干部的台商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对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台商而言,在大陆生产主要还是廉价成本考量。随着大陆生产成本提高,早在中美贸易战之前,以出口市场为导向的台商就已将生产线移往东南亚,借此降低成本。
这名台商指出,这种现象在中美贸易战后确实更加明显,但台商也并非全数撤离大陆,特别是大陆仍有庞大内需市场,因此即便这两三年的盈利受疫情影响,不少人还是愿意留在大陆,经营“内循环”。
大陆积极鼓励台商 赴陆投资在陆上市
台商对大陆到底是逐渐脱钩还是走向融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王华、助理教授林子荣今年8月在《台湾研究集刊》发表的论文中提到,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实质上高度依赖两岸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合作,进而形成当前大陆台资企业高度参与“外循环”,低度参与“内循环”的非对称格局。
自中美科技战、贸易战以来,台湾媒体多次报道大陆台商将生产线、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等情形,加上两岸关系不佳与疫情冲击,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也有所减少。
他也提到,台湾经济部投审会近年在审查回台的台商时,也曾发现大陆投资台资企业或持有台企在陆股份,“根据台湾法规,这些台商就变成陆资了”,从现实面来看,这样的“新陆商”会越来越多。
黄健群指出,大陆当局积极鼓励台资企业融合发展,目标就是技术合作与股权合作。就他所知,目前就有锁定大陆资通讯市场的高科技台资企业,以转投资大陆企业的形式实现在地化,转而变成陆厂。
总体来看,黄健群认为,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对台商而言“一个地球,两个世界”的商业型态已然形成,因此投资模式“从第一阶段的左右逢源到第二阶段的左右为难,现在则是第三阶段左右布局”。
黄健群分析,大陆目前锁定吸纳台湾科技业,且会鼓励加速上市,这确实能有效吸引目标为大陆内需市场的台资企。此外,大陆还拥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共同市场,对台企也是一个诱因。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的最新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台湾官方核准对中国大陆投资件数为330件,件数较2021年同期减少14.95%;核准投(增)资金额计44.86亿美元,同比减少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