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舆论观点,台湾酒驾案居高不下的症结,在于立法不严、执法不力、判罚阻吓不够。台湾各界给出的解方,包括针对名人政要的酒驾行为进行严惩,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从源头强制有酒瘾者接受戒治,也对提供酒品的商家和同车乘客进行“连坐”处罚。
贴文也附上意外现场的一件红外套,黄暐瀚透露是父亲的衣服。“前年爸爸罹癌过世后,妈妈一直很想念爸爸,穿着这件衣服,妈妈一定是想念爸爸了。不怕了,妈妈,爸爸已经在那边等你;不痛了,妈妈,哥哥大嫂,我跟淑梅,还有三个孩子,都很爱你。”
电眼画面显示,他撞倒黄母后竟没有先报案,反而到附近超市买500毫升啤酒猛灌,对警方辩称事发前没喝酒,而是事后受惊吓才喝酒压惊。但警方酒测验出他的酒精值超标,认定他事前已喝酒,且已达“不能安全驾驶”程度。
先谈人情味因素,与前电视主播温淑梅婚后育有三子女的黄暐瀚人缘很好,经常受邀到各阵营的政论节目当嘉宾。政治圈和媒体界许多好朋友,包括台北市长柯文哲、媒体人赵少康等,都发文慰问,并从多角度探讨酒驾问题。
酒驾防制协会秘书长高淑真指出,即使每天宣导酒驾零容忍,每天仍有近230起酒驾案,平均一小时10起。“这还是黑数,有更多人酒驾未被警方取缔。”
但人有旦夕祸福,这个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母亲节前丧母,真是令人难以承受的悲剧。伤心的人,何止死者的家属和亲友,肇祸者的母亲和家人岂不也痛心疾首?
他向来提倡媒体要客观公正,面对记者问到对酒驾造成这起悲剧的看法时,也极为克制,强调一切交给警方和法律处理,该怎么办理和判罚就怎么办,不要有特殊待遇。
据台湾警政署统计数据,去年共发生8万2626起酒驾案,造成151人在24小时内死亡,另有近5000人受伤或在24小时后过世(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没公开)。
他在交保重获自由不到24小时后,又在案发前到KTV喝酒狂欢;凌晨再度酒驾飚车,准备到事发现场看还在装修、下个月开幕的美发院。
他说,前一天母亲还透露,想看到三个孙儿女成家立业,将来想参加他们的婚礼。
黄暐瀚清晨7时40分接获噩耗时,还有25分钟就要主持早班电台节目。悲恸的他不愿让节目开空窗,也没向听众透露痛失至亲,反而按捺悲伤,冷静专业地主持完一小时节目,再搭高铁南下办后事。
明天是母亲节,47岁的资深媒体人黄暐瀚跟往年一样,准备从台北回台中陪母亲吃饭庆祝。
要根治酒驾问题,确实须要全社会各环节配合,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三管齐下,促使开车人负责任,也塑造严惩不负责行为的环境和机制。
警方初步调查揭露,肇祸司机是30岁美发师方兆杰,在24小时前刚开着同一辆妻子的马赛地轿车,酒驾闯红灯被警察查获,被警方依公共危险罪送办,车辆查扣后则由亲友协助领回。
黄暐瀚认领遗体后的面簿贴文,打动数十万名网友留言和打气。他以“不痛了,妈妈”为题,写道:“冰柜拉开的那一瞬间,我不敢相信,眼前那位满脸是血,胸腔肿胀,四肢几乎瘫软撞碎的那个人,是我的妈妈。是多快的速度?多大的力道?才会把一个人撞成这样?”
但台湾媒体连日来依然大幅度报道和跟进,相信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人情味因素,二是案情和造成酒驾案居高不下的深层问题。
“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绝非空洞口号,而是攸关人命的安全原则。“喝点酒没关系”“抓到也没有怎样”的轻忽、散漫和侥幸的心态,必须以钢铁政治意志和社会力量来全方位打击和遏止,否则将会不断制造移动的公路炸弹。
为何不紧急拿假?他事后解释说,因为不忘父母教导“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别对他人造成麻烦。
本周三凌晨,70岁的黄母陈娇玲外出晨运,在台中南区过马路时,不幸遭涉嫌酒驾的司机驾驶的马赛地轿车撞上。
由于撞击力迅猛,黄母被拖行超过50公尺,导致头部重伤、全身多处骨折,送院后身亡。现场照片可见,马赛地轿车的挡风玻璃严重碎裂、引擎盖扭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