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满认为,中国把有效管控冠病疫情视为其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因此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持防疫佳绩。世界各国的疫苗接种计划可能会改变中国对重新开放的看法,但根据大多国家目前的疫苗接种进度,中国不太可能在今年夏天之前在重开边境方面有重大宣布。
日均剂次不到预期一半
疫苗接种率低存在风险
入境中国的旅客必须在入境前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血清检测,入境后隔离至少14天,外加实行七天的自我健康管理。各个城市具体落实的条例有别,在一些城市里,即便在自我管理期间,入境者仍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口咽拭子检测。从出发前到结束自我管理,三周内可检测多达六次。
印度上月第二波疫情暴发,令中国坚固的“防护墙”备受考验,重庆就在上月底发现三例印度变种毒株入境病例。
黄志环分析,目前中东和拉丁美洲仍在进行多个中国冠病疫苗的第三阶段试验,试验结果能更明确地预测中国疫苗对变种病毒的抵抗力;中国相信会根据试验的发展,有秩序并谨慎地重开边境。
随着世界加速推动疫后经济复苏,包括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开放边境问题上换挡前进;以坚固“防护墙”创造经济正增长奇迹的中国,有足够资本在短期内不推动边境开放,但明年2月的冬季奥运会将逐渐加大其开放边境的压力。
受访学者分析,中国经济对国际旅游的依赖较低,因此没有开放的迫切需求,印度疫情和国内缓慢的疫苗接种进度,反而会进一步加强中国严守边境的决策。
目前多国已开始探讨向国际旅客重开边境,以推动经济走出疫情的阴霾;欧盟本月3日宣布,计划最迟在下月逐步允许“非必要入境”。中国虽然曾在3月宣布推出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为国际跨境人员往来提供“中国方案”,但有关向国际旅客重开边境的讨论在国内并不热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则举中国的旅游数字为例,解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别。旅游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但其中高达九成的收入来自境内旅游,而不是国际旅游。相较之下,国际旅游占了法国总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也是西班牙和新加坡旅游收入的一半;由此可见,暂停国际旅游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
黄志环说,中国经济在现有情况下能不错地运行,因此没有理由让国际旅客入境,加剧自身的风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中国在疫情中通过有效的防疫措施,保持经济的正增长,并没像其他国家一样,因严控边境而陷入衰退。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意味着中国没有迫切重开边境的理由,因此有时间先观察疫情的发展和他国开放旅游的情况再做决策。
中国在去年1月冠病疫情暴发后,持续实行严格的入境条例,以避免病毒的输入与扩散。自去年第四季度重新开放入境至今,只允许持有效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即便是中国公民,也必须提供医院的家人病危或死亡证等证明,在特殊原因下才能回国。
中国以坚固的“防护墙”维持经济正增长,短期内可以不推动边境开放。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对国际旅游的依赖低,没有开放的迫切需求,印度疫情和国内缓慢的疫苗接种进度,反而会进一步加强中国严守边境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将在明年2月举办冬季奥运会,届时将面对较大的边境开放压力。中国到了明年初能否做好准备向国际旅客开放,料将成为下来的舆论焦点。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亚太政策研究中心流行病学家黄志环认为,印度疫情凸显了低疫苗接种率带来的巨大风险。即便是冠病感染率原本较低的印度,也可能出现“爆炸性”的疫情,“这对中国来说是个警示信号”。
作为政府行政中心的北京,筑起了层层的防护墙。大多国家直飞北京的航班尚未恢复,入境者必须在其他城市完成14天隔离才能进入北京。
特稿
但郝福满提醒,除了旅游业的损失外,长期采取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也意味着中国可能损失部分的外国投资。他说,尽管现有的外资营运不会受影响,但新的投资仍需要面对面会议,因此一些海外投资的项目可能会被拖延。
已延期一次并原定在本月26日启动的香港与新加坡航空泡泡,是目前中国唯一面向国际旅客的边境开放计划。
边境管控若持续
吸引新外资项目或被拖延
除了疫苗接种率不足的问题,中国坚固的防护墙也意味着大陆群体对海外变种病毒的接触率较低,加上中国疫苗对抗变种病毒的效率目前仍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将提高中国开放边境的风险。
分析普遍认为,疫苗接种速度较慢,是中国在坚固防护墙内的最大软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透露,中国计划在今年6月结束前为全国四成人口接种冠病疫苗。以此计算,中国每日平均得完成1000万剂疫苗接种;但目前为止,中国每天平均接种剂次不到500万。
黄志环指出,目前并没有任何明确指标,能说明几成的人口必须完成疫苗接种,才能达到有效的群体冠病免疫。根据现有的麻疹防疫指标,必须达到九成的疫苗覆盖率才算达成群体免疫,而中国即便要完成六到七成人口的疫苗覆盖率,也很可能得等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