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你是不是觉得你已经把新加坡的每个角落都走过了?

战斗机和直升机 你随时都能看到

阳光下,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展现不一样的希望。(照片由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提供)

开放首三天,土生文化馆也将举办系列表演与互动活动,公众可通过土生文化馆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没错!一般到博物馆我们都只能“眼看手不动”,但这间儿童博物馆全例外。这是新加坡首个专为儿童所设计的博物馆,分为永久展览和限时展览两大区块,以互动和多媒体的元素鼓励孩子亲自体验和玩乐,从中学习并认识古早的新加坡。

土生文化馆重新开放!建筑外貌也焕然一新。(照片由土生文化馆提供)

土生文化馆将从2月17日开始,免费向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开放。


因此,1988年,当局根据二战樟宜礼拜堂的设计,在樟宜监狱旁仿造了一间新的礼拜堂,并设立了博物馆,通过照片、素描与图画,记录盟军战俘史实,展品还包括战俘写给家人的信件,以及一双来自泰缅死亡铁路的长钉鞋。

这里占地很广,哪怕是周末人潮稍多也能舒服地走走看看,是一个很棒的家庭外出地点哦!(照片取自网络)

这间位于Airport Road上的空军博物馆(The Air Force Museum)毗邻巴耶利峇空军基地,虽然不是新的设施但很多新加坡居民未必曾到访过。

除了不时的一些快闪活动(乍都乍新加坡夜市、各类配合节庆的市集等),以下这几间博物馆,你是否也已打卡?

坐落于亚美尼亚街39号,曾经是许多国人和旅客最爱的土生文化馆(Peranakan Musuem)在经历了四年的翻新后,于2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间空军博物馆可看到旧式战斗机。(取自网络)

关闭三年多翻新后,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以崭新面貌迎来访客,展示超过80个新的二战战俘物件,并融入更多互动式多媒体元素,让访客体验战俘的心路历程。

这个占地10,600平方米、拥有室内与室外两个展厅的新加坡空军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殖民时期的文物和飞行器械,其中包括当时的帽徽和猎犬式导弹。这里也有多架旧式直升机和战斗机,不止孩子连大人都会忍不住拍照打卡。

什么都能碰!这间博物馆很好玩!

儿童博物馆的前身是集邮博物馆,现在披上新装成为“可碰”的博物馆!(照片由儿童博物馆提供)

关闭三年多,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Changi Chapel and Museum)在疫情期间重新开放,你是不是错过了?

公众须上网预约购票,想了解更多详情,可上网查询

战后,这些礼拜堂被一一拆除,可是很多人对二战的记忆,没有因此抹去。年复一年,存活的前战俘或战俘亲人,不时来到新加坡寻找当年的礼拜堂,寻找一个难以磨灭的回忆。


翻新后的文化馆有约四成的展品为新增展品,楼高三层的展览馆以三个主题进行分区,共展出超过800件展品。

网红打卡!这里美得不像话!

公众从去年12月13日起已可开始参观博物馆,所有访客截止今年3月31日都可免费入场,但建议先上网预定。(小编个人经验:周末真的好多人!如果平日有空建议可带孩子在周末以外前往,体验更佳。)



战俘在集中营过着不知有没有明天的日子,但他们没有放弃生命,给予他们生存力量的,包括宗教信仰。于是,他们动手建造礼拜堂,建设自己的心灵家园。

翻新后融入互动多媒体元素,让访客体验战俘心路历程

翻新后的博物馆展示超过80个新的二战战俘物件,并融入更多互动式多媒体元素,让访客体验战俘的心路历程。(照片由樟宜礼拜堂与博物馆提供)

这间博物馆的前身是集邮博物馆,经过整修后成为了专为12岁及以下的儿童所设计的博物馆。

以“起源”“家”和“风格”三个主题出发,土生文化馆呈现与不同文化及次文化的融合之下,土生社群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与身份认同。(照片由土生文化馆提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人占领新加坡时,樟宜原来就有的一座监狱与四座英国军营,成了拘留约五万名英国与盟军战俘,以及约3500名英国民事官员和家眷的集中营。

四年翻新 土生文化馆重开啦!

展览也增加互动式多媒体元素,访客可滑动荧幕深入探索内容;同时也引介网页版的聊天机器人,透过四种语言进行文字导览。

源起:黑暗中的唯一曙光

儿童博物馆分不同展区,透过体验和互动让孩子了解早期的新加坡生活。(照片由儿童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