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乌布(Ubu)市的达曼布叻寺庙(Pura Taman Pule)时,正值庙庆和库宁安节日同期合庆。此神庙位处小镇繁茂的树林草丛中,以一种开放的形式接引信众。当天阳光明媚,整个寺庙被明艳的布匹装饰起来,红、黄、白色的伞盖和旗帜映衬着蓝天白云。庙四周的祭台、护法力士、神兽像以三种颜色的布围裹着,象征了创造神梵天(Brahma)、保护神毗湿奴(Vishnu)和破坏神湿婆(Shiva)三种力量的并存。而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匹则象征了生与死、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峇厘岛民相信万物有灵,拜神是为了求得保佑平安,拜魔则是希望恶魔不要来骚扰。因此,神明与恶魔同时受到祭拜,以平衡宇宙和谐。峇厘人对邪恶、破坏的力量同时给予高度的尊重。
在寺庙,如海的鲜花,如山的祭品触目皆是。庄严肃穆的诵经声不绝于耳,随着青烟袅袅飘上云端。村民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善男信女井然有序席地而坐,聆听祭司的开示,一起诵经祷告。当他们一起举手合掌祷告时,你会感受到一股祥和平静。此刻的神明就在每一个峇厘人的心中,它汇聚了人们心中真诚美好的祝愿,让人感受到天人际会时的宁静和安详。我双手合十,怀以敬畏和谦卑的心参与峇厘人的节日庆典,亲身体验峇厘人对宗教活动的那种安详平和的心境。
峇厘印度教文化的一个特点是:供品除了供奉神明,也要虔诚地供奉恶魔。峇厘人深信“三界(人、神与自然)和谐”。因此,神明与恶魔同时受到祭拜,以平衡宇宙和谐。不同的是敬神的供品置于神龛的高处,而供奉恶魔的供品则放在地上。因此,行走时,要小心别踩到地上的供品。据导游说,即使你无意间踩到也无须担心,因为这些祭品置放在地上的刹那,就已被他灵享用了。这和华人中元节在路边摆放祭品、点烛烧香、烧金银纸祭拜好兄弟类似。
加隆安和库宁安节是峇厘岛印度教徒一年一度盛大的宗教节日。前者是为了纪念正义善良之神战胜邪神恶魔,也是人们对宇宙创造者和祖先庇佑表示感恩的日子。当地人认为,在这10天期间,所有峇厘岛的神明和祖先都会下凡与民同庆。
寺庙祭祀庆典当然少不了音乐和舞蹈。悠扬悦耳的甘美兰(Gamelan)音乐响起,宛如欢迎众神从天而降,亲临寺庙。信徒呈献酬神舞蹈和戏剧表演,舞蹈者伴随柔和的音乐,通过优美的舞姿,进行人与神的心灵沟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香兰叶之战”尽显君子之风
多数峇厘人信仰印度教,这和印度地区的印度教截然不同。“峇厘的印度教”已经本土化,融合了印度教、峇厘本土宗教及中国佛教等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峇厘印度教文化。一年之中有很多敬神的节日,节日期间皆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腾加南村的村民也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村民将各种水果、鲜花、糕点及米饭做成的食物当作祭品,女人头顶果盘,送到庙里,以表示对神明的崇敬。有些把供品放在精巧编制的椰叶盘上,也有把供品放在用草编的方盒内。峇厘人重视祭品,当地人常说“祭品净心,冥思养性”,借此表达对神明的感恩和美好的祝愿。
6月初抵达峇厘岛,恰好遇到庆祝“加隆安”(Galungan)和“库宁安”(Kuningan)节,我有机会参加了当地人的节日庆典,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我们来到腾加南(Tenganan)村,此村是峇厘原住民最早居住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峇厘人昔日的传统文化。腾加南节(Tenganan Festival)在今年的6月8日,和库宁安节同期,村民纷纷涌到村里的广场汇合,集体庆祝这个宗教节日。
前来寺庙的男信徒头戴白色头巾,腰缠多种颜色的纱笼。我也入乡随俗,戴着头巾,穿着纱笼尾随而入。女信徒则穿着色彩艳丽的卡峇雅(Kebaya),头顶果盘,缓缓步行到寺庙去祭祀,那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奥达朗(Odalan)可说是峇厘人庆祝寺庙生日的一个重大节日。峇厘岛上主要的寺庙估计有超过1万座,每座寺庙的生辰日又不一样,可以想象峇厘人几乎每天都会到不同地方参与寺庙创立之日的庆典活动。这次有机会参与寺庙庆生活动也是一个难忘的体验。
加隆安节来临前夕,每家每户都会在房屋入口处的右侧竖起一支高高的幢幡(Penjor),也称祈福灯篙。那是一根长而弯曲的竹篙,上面缀以椰叶、鲜花,薄薄椰叶所编的灯笼饰品,随微风摇曳,漂亮极了。在幢幡末端,是用椰叶、棕榈叶和花编成的小龛,里面放着各种祭品,象征对神灵和祖先的感谢,祈求岛上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和来年兴旺。
峇厘岛一年中有很多敬神的节日,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是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宗教文化的窗口。作者以敬畏之心参与其中,在如海的鲜花,如山的祭品,如歌的氛围中,亲身体会峇厘人对宗教活动的安详平和心境。
节庆期间,你随时可以看到乐队和传统的巴龙(Barong)在街上表演。巴龙(类似华人的舞狮)是光明、吉祥和正义的化身,它穿街走巷时,有些居民会邀请它到家中拜访,以求沾点祥瑞喜气。
此节日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香兰叶之战”(Perang Pandan)的仪式:村里男性手持藤制的盾牌和一捆带有尖刺的香兰叶,把香兰叶当刀使,与对手决斗。竞技场中,伴随着鼓声铃声、观众的喊叫声、裁判的吆喝声,决斗者用香兰叶的尖刺互相“摩擦”对方的颈项和身体。这个仪式是献给印度教的战神(Dewa Indra, God of War)。决斗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一种敬神仪式。难得在竞技场上看见一个洋人参与其中。比赛过后,不论胜负,双方都互相拥抱,尽显君子之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个参与者只用醋、姜黄和草药混合物涂敷,身上的伤口就不治而愈。
加隆安节大庆10天
峇厘的印度教已脱离偶像崇拜。许多祭台上没有供奉神的造像,只是一座椅子状的神位,已成为一种抽象的神。大多数的神位用黄布、红布、白布围起来。神坛空无一物,信徒们深信所敬仰的神藏于心底,他们认为神是无形的,也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华人民间的信仰:举头三尺有神明。
导游莱(Rai Ngurah)告知,这些神龛是用来祭拜祖先和其他神明的,是峇厘印度教徒每天都要朝拜的地方,它在信徒心目中是神圣崇高的。峇厘岛神龛和神庙随处可见,家有家庙,村有村庙,城有城庙。难怪峇厘岛有“千庙之岛”、“神仙岛”和“众神居住之地”的称谓,这里处处有神明。
腾加南节既是村里一个重大的宗教节日,也是一场盛大的庙会活动。除了远近闻名的“香兰叶之战”,村里也摆卖手工艺品,如棕榈叶刻画(用刀在棕榈叶上刻字作画,并涂上颜料)、藤制筐笼和闻名遐迩的布制品。就地摆设的赌博摊位也引起不少人关注。这与我们华人从前在乡下搭戏台酬神,台下卖些小食的情况类似。
为寺庙庆生
印度尼西亚峇厘岛是一个充满热带风情、风景如画的度假胜地。除了有美丽的沙滩、岛屿,让人潜水、冲浪、水上高空滑翔外,岛上的乌布镇,乡间溪涧梯田,集摄影、绘画、舞蹈等人文景观,令游客趋之若鹜。这里更有许多古老幽静的庙宇、宝塔,加上丰富多彩的宗教节日,充满活力的文化,让你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这些节庆活动是一扇了解峇厘岛民风民俗、宗教文化的窗口,值得我们去探索。
此节日持续庆祝10天,最后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一天,称为库宁安节。它是人们为克服恐惧,庆祝正式宣布恶魔死亡的节日,而这一天也是众神和祖先回返天庭之日。库宁安节每210天才举行一次,根据峇厘的巴乌干(Pawukon)历法,以210天为一年来计算。因此,库宁安节也可以看作是峇厘人的另一个新年。这一天,在远乡工作的峇厘人都会赶回家团聚,祭拜祖先和神明。他们穿着传统服装,到各寺庙参与宗教仪式和祈福活动。
驱车在峇厘岛道路上,无论是在市区的酒店、商场、民宅、街边,或是田野乡间、稻田溪涧,都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神龛,我不禁好奇:怎么峇厘岛到处都是神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