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武界前,纪先生指着路旁弹痕累累的路牌说:打猎的若一天无收获,回家前得把所有弹药打尽,否则将把霉运带回家。他说大家正努力把部落传统习俗传授下一代,一步步重建自己的文化,这样子孙就永远与这块土地结合在一起。话毕,他说要到埔里医院探望刚为他诞下第二名儿子的妻子;他说,这是隔了13年的第二胎。
寻找龙纹石与万年水波石
从台湾桃园机场乘高铁到台中,在干城站乘坐前往埔里的南投客运。
说到南投,略有地理知识的多会联想到日月潭、清境农场的青青草原等旅游景点,但是大家却忽略了它也是“原住民之乡”,境内的原住民就有泰雅族、布农族、邹族及邵族。过去人们都把原住民称为高山族,翻开南投的开发史,举凡人文史迹或自然资源,莫不与山林有关,秀美的山光水色,丰富的文物史迹和朴实宽厚的人情风味,正是南投迷人之处。
武界,除了壮丽山水、奇幻云海、古道天险,这秘境显然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内涵。
七公里长山路还有一道长达百米的“万年水波石”奇景,它是一片石灰溶岩形成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只是这类地质景观多出现在溶洞内,外露附着山壁实属罕见而显得珍贵。这些含有碳酸钙的山壁,经年累月被潺潺泉水冲刷后,形成像珊瑚、水母或大象鼻子等奇特造型,让人驻足观想许久。适逢台风天,山岚氤氲,云雾翻腾,这片水与岩石共舞的水波石,在“云的故乡”里有了最完美的注释。
纪先生说,红河滩的奇景维持一两个月,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整个河滩都是露营的帐篷,民宿餐馆的生意都很火红,是武界部落最多游人的季节。此外,每年二、三月,水道边的樱花林开满樱花,也是游武界的最美季节。
打开台湾地图,台湾的“心脏”就在南投,全长330公里的中央山脉,从北边宜兰到南端鹅銮鼻,最高的玉山(海拔3952米)也坐落在南投,是名副其实的“高山县”。这样的交汇点是喜欢走山的游客的佳选,我选择从宜兰到南投,再到台中和苗栗小住,在山居岁月中发现台湾的山海之美。
过后日本人便在报告书用水冒泡的声音描述这个地方,“武界”于是作为日方音译词出现在正式文献里,其后日本殖民政府大力开发武界地区,教导族人在当地开垦梯田种植水稻,从山区导向平地,也引发了后来的大迁移。1919年,台湾总督府为了统一治理,将布农族最北的一个方言群“卓社群”从高山各个部落集中,居住在浊水溪的冲积平原,直到现在并改名法治村。
武界部落座落在武界山和干卓万山之间,浊水溪蜿蜒穿过,全村现有100多户人家,人口约800人,以务农为主,是个结合自然与人文、民风纯朴的美丽部落。纪先生带我们到山谷一个可以俯瞰整个部落的观景点,指着两座山说,一座是砂岩,另一座是石岩,据说很久以前是一体的,后来砂岩不断被山泉冲刷切割,渐渐脱离石岩而分开成两座山,细细的泉水也变成涌泉而形成浊水溪,溪里生长的一种蕨草,在冬天气候转凉时会变成红色,眼前这一段约100米的河滩,到了年底就会嫣红一片,出现一年一度的“满江红”奇观。
1999年9月21日一场大地震,武界也受重创,一度与外界隔绝。灾难却同时激发了在各地打拼的武界人的向心力,回归乡土寻找认同成为压抑不住的心灵呼声,许多当年为生活奔走他乡的游子如纪先生一家,重新走上回乡的路,要把家乡重建成桃花源,让下一代无须再离乡背井。
说是湖泊,在鱼池乡的日月潭水却是活的、流动的,水源来自隔邻仁爱乡浊水溪的上游栗栖溪,这里是台湾布农族分布中最北的家乡,有“云的故乡”之称,常见云海在晨间的茶园山顶汇集,在溪谷间翻腾如云龙流动,瞬时变化。我们在南投埔里投宿的经典酒店,每天清晨站在窗前露台都可看到云海,只见宁静的乡镇被一排高高的槟榔树围绕,树后是连绵层叠群山,云海在山谷间缭绕,只看到一个个山头隐约露出来;当朝霞初现漫天红彩,新的一天也开始了。
一线天与红河滩
有谁会想到寂寂无闻、僻远宁静的武界部落,竟与名字响当当的日月潭有着唇齿相连的关系呢?
我们在部落兜兜转转,虽不是花开季节,但路上总有果树、菜园让我们城市人驻足观赏;这个淳朴的乡镇,还有梯田茶园、香菇农场、朴实的国小校舍、教堂、派出所和民居,在当地人昵称“西门町”的热闹街道,有品茶喝咖啡吃冰的咖啡座,卖小吃和农产品的小市集,徒步或骑脚车的游人,累了可在这里休息,与民宿主人、餐馆老板或其他游客聊天交流,充满人情味。
部落还有一处胜景,是由歌手演员、少数民族代表立法委员高金素梅发起筹款建造的武界吊桥,它被当地人昵称“爱情桥”,桥下浊水溪水流湍急,有了它,两座山的少男少女相约桥上互牵情丝,思念爱慕之情不再受高山阻挡。
龙纹石经抛光打磨,可当作摆设工艺品或项链坠子,据说可抗电子辐射,引来许多外人到武界坝捡石头,当地管理处于是发文禁止人们带走河滩上的石头。我们往回走的路上,停车俯瞰浊水溪峡谷,以及90亿台币工程引水道唯一外露部分,它横跨浊水溪连接两座山壁,全长120公尺,以离地55米的钢管拱桥托着绿色的输水管,成了武界一道风景壮丽的地标。
从埔里到海拔约800米的武界部落,只有取道83线乡道,车子穿过山壁和山洞,我满心期待寻访一个尚未完全被外人所知的秘境。经过40分钟路程,来到部落进口的牌楼,山壁上有刻画布农族从前打猎、织布生活和习俗的图画,然后我们来到一家民宿,民宿老板正是当地布农族公主的夫婿纪臣峰。纪先生热情地为我们当向导,坐上他的四轮驱动车朝七公里长的狭隘山路开去,到栗栖溪水坝(也称武界坝),这里正是日月潭的源头。
日月潭的命脉:武界坝
如何前往武界部落?
布农族自称Bunun,其意泛指“人”,他们在日本人到来前便在此生活了数百年,宛若天生天养,确实像所谓的“自然人”,祖先逐水草而居的习俗,加上没有文字历史记载,导致对乡土没有深厚联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布农青年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涌向城市打工,纪先生夫妇便是如此。
云的故乡:武界
重建桃花源:武界人的乡土回归
有谁会想到,寂寂无闻、僻远宁静的台湾南投武界部落,竟与名字响当当的日月潭有着唇齿相连的关系?作者此行追溯日月潭的源头,来到仁爱乡的武界部落,寻访尚未完全被外人所知的秘境——栗栖溪水坝(也称武界坝),感受那里淳朴的乡情与人情。武界,除了壮丽山水、奇幻云海、古道天险,这秘境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内涵。
武界坝是一座拦河堰,离日月潭东北方约12公里,1921年日治时期为开发水力发电,供电到各个火车站,方便日本人砍伐和运送树木。当年武界仅靠一条狭窄山道与外界沟通,整个工程全靠人力,百年里又屡次遇战争、地震而停工,在重新修复施工建隧道的过程中,不少人在崇山峻岭的危险环境中殉难。
武界坝除了湍急奔流的溪水,便是一片布满石头的河床,岸边石壁不时有细细流水汇成小瀑布或水帘;游人除了可以涉水走河滩,也可在石滩上“寻宝”——寻找一种含有黄金、铜、玉石等矿物共存的“龙纹石”。龙纹石是南投特产,深藏在山里溪涧中,表面经氧化及地质折压变化,产生如天龙飞腾的图案而得名。
我们此番是追溯日月潭的源头,来到仁爱乡的武界部落。日月潭恰好地处南投的中心部位,是台湾岛上第一天然淡水湖泊兼发电水库,清澈水质映着周边参天古木而呈翠绿色,仿若是镶在这个高山岛屿胸前的一颗翡翠。
随着阻断的公路贯通,隐藏深山的武界绮丽风光让人惊艳,又赶上探索秘境的深度旅游风气日炽,武界原住民找到新的经济动源,办民宿,做向导,开餐馆,连所种植的高山蔬果尚未送出山外售卖,往往已被游客抢购一空。
根据资料,武界名字的由来,一般称说是昔日泰雅族与布农族为争夺打猎领域经常发生冲突,双方伤亡惨重,最后两族协议“以武为界”,界线就在今天武界现址。而当地另一说法是,1897年日本人来到此地勘察时,询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当地布农族人回答“Bogai”,意即地底下会冒水的意思(布农族以冒水时发出“Bo Bo”声音形容这个地方),布农族人也把“Bogai”,当作翻越一座山或一条界线的意思。
栗栖溪的水源来自海拔3282米的干卓万山和海拔3343米的卓社大山,在武界与浊水溪汇合,注入武界坝水库,全长12公里。由于堤坝拦截,浊水溪河川泥沙石头沉积,引水道经年使用破旧不堪,于是在1999年,台湾电力公司耗资90亿台币(约4000万新元),兴建总长16.4公里的新引水道,穿越六座大山,与旧水道一起为日月潭注入有如生命体的活泉。于是,人们开始称誉武界为“日月潭之母”。
由于雨天涨水,我们无法到“一线天”,那是从浊水溪涉水徒步,经过水道拱桥下的一处秘境,也是两座大山靠得最近,远处看仿佛只容一人穿过的缝隙。纪先生说,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走一线天,那种“顶着两座大山”的感觉,真正让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他说,从一线天继续前走,便是逆流而上到栗栖溪武界坝,途中经过两溪交合的青苔石滩,还有各种形态的溪流、瀑布,以及各种造型如鱼头石、青蛙石和乌龟石等奇景。
武界部落目前无公车抵达,须在埔里搭乘计程车或包车或自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