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停止拍摄,转头看见涨红了脸的旅伴正在与一个意大利男人争执。那男人不断逼近,旅伴则用手肘把他推开。当我还处于懵懂状态时,听见旅伴高喊:“Be aware of this person, he is trying to steal your things!( 当心扒手!)”以便引起桥上所有人的注意。

这座城市美丑参半

我想回到亚洲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都很难听到这么道地的巴洛克演奏了。

演奏会开始前一小时,我们就到现场听大键琴(harpsichord)调音。在教堂演奏厅看到这个常常只在教科书里见到的乐器,霎时仿佛被带回到巴洛克时代,让人非常雀跃。

第二晚到水上巴士站候船,看见候船室里两男一女,其中一男已明显喝醉,另一男较为年长,脸颊鼻梁上都有明显的伤痕。醉酒男看似与女子时而争执,时而亲昵,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

好天气可遇不可求,我们打从心底庆幸自己不需要穿着及膝雨鞋到处走,也不用小心翼翼地踩在临时架高的木板走道上。

威尼斯的日落很美,尤其遇到难得的大晴天,无云笼罩的夕阳像个大蛋黄,缓缓地陷入建筑丛中,再消失在海平面上,留下天边一抹橙红晚霞。我们到著名的威尼斯大桥Ponte di Rialto上看日落,不出所料,桥上挤满了人。

早就被多方提醒,意大利的扒手猖狂,一定要注意个人财物。人挤人的地方是小偷的乐园,下意识把背包拥在怀里。人挨着人看风景,旅伴好不容易找到了空位,我拿起手机拍起日落的影片。旅伴见我专心拍摄,决定先到别处看看。

问旅伴想不想去,因为节目单上都是意大利文,让我们以为是些冷门作品。旅伴非常犹豫,担心自己什么都听不懂。网上搜寻了一下,才发现原来陌生的名字背后藏着耳熟能详的作品,看见帕赫贝尔的《卡农》和维瓦尔第的《四季》,旅伴马上放心说买票吧。

“Don’t touch me! Stay away from me!”(别碰我!离我远点!)

在威尼斯,所有的运输交通都依靠水路,因此即使是在冬天,水上巴士也是24小时运作,只不过班次没那么频繁。我们见到了水上救护船、警船、垃圾船,甚至水上加油站。陆地上已习以为常的一切,转移到水上变得格外有趣。

贡多拉体验今昔不同

涨潮造就最美书店

维瓦尔第与维也纳的联结太深,导致我差点忘了威尼斯才是他的出生地,直到最后一晚瞎逛时经过维瓦尔第教堂才想起这件事,凑巧发现当晚就有《四季》室内乐演出。

这场几近完美的演出,也为我们色彩斑斓的威尼斯之行画下美丽的句点。此后每当听到《四季》,也许都会想起这一趟旅行的各种奇幻体验。

道地的巴洛克演奏会

由于店内走道狭窄,顾客多数处于被推搡着前行的状态,很难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好不容易走到书店后巷出口,映入眼帘的是堆成高墙的书,轻轻一翻,竟然都被浸湿了。游客纷纷踏上书砌成的阶梯,拍了照就开心地离开。这家世界上最美的书店,竟也是书各种意义上的坟场。

本要点提拉米苏作饭后甜点,后发现邻桌的老夫妇在吃一块白色布丁状的甜点,就向侍应生询问。侍应生说那是另一个经典的意大利甜点——Panna Cotta。吃第一口时觉得口感非常特别,类似布丁却又更软而绵密。店家撒了一些可食用的小花瓣解腻,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充满花香,味道清甜得让人为之惊艳,不到一分钟就把它吃得干干净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到国外旅行都会去听演奏会的习惯。在威尼斯的最后一天,我们临时起意去听了场维瓦尔第《四季》演奏会,那一场演奏会竟成了我们此行做的最正确决定。平时不听古典乐的旅伴在70分钟的演奏会期间说了至少五次“我的鸡皮疙瘩都掉满地了”。

深谙错综复杂的路线,却不再歌唱的船夫。(陈晓彤摄)

从威尼斯总站到旅店须乘搭水上巴士。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水上巴士站与总站间相隔几座阶梯式的大拱桥,拖着大行李的我们环顾四周,没有别的路径,只好妥协。在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旅人的留言,说看着人们挣扎着把行李扛上大桥再下桥,真是非常诙谐的画面。

意大利男人见所有人看着他,只好留下几句脏话赶快转身离开。

几分钟后,我听见一把愤怒又熟悉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

然而在这个扑朔迷离的城市,际遇也总是美丑参半。

在威尼斯的第一天,到处雾气缭绕,此前当地已经连续下了三天雨。办理退房的旅人无奈地对酒店经理说:“我们住得很棒,但天气是我们唯一无法控制的事。”我无法想象连续不断下雨的威尼斯会给旅人带来多大的不便,只在网络上见过他人拍摄的威尼斯涨潮窘境。

贡多拉也能作为承载图书的工具。(陈晓彤摄)

听了旅伴的翻译,我万分庆幸我们跑得早。船到了,我们低头迅速走上船,不敢与他们有任何眼神接触。上船后望向候船室,他们似乎打算在那儿渡过漫漫寒夜。船开了,我们渐行渐远,他们无止休的情感纠葛也慢慢消逝。

吃过就无法忘怀的Panna Cotta。(陈晓彤摄)

威尼斯寸土寸金,即使在冬天淡季,位于中心区的酒店价格仍然不菲,也因此让我们发现了隐身在东部的新宝藏——Indigo酒店。酒店虽然远离中心区,却比邻水上巴士站,出行观光完全无障碍。除了能远离喧嚣,还能一窥当地民生,临近酒店的公园也获得许多旅客的好评。当时正值晚秋,公园满是金黄秋叶,当地人惬意地遛着狗,自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水上德士最为方便快捷,但不到15分钟的船程要价90欧元(约130新元,1欧元约1.4新元,下同),让人望而怯步。水上巴士单程也从12欧元起跳,我们转而选择40欧元的三天交通套票,可以任意搭乘威尼斯与外岛的水上巴士,6至29岁还有折扣价。

教堂里的回响独特,演奏巴洛克时代音乐非常应景。(陈晓彤摄)
真材实料的墨鱼面。(陈晓彤摄)

不时涨潮的威尼斯造就了一家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书店”的沉船书店(Libreria Acqua Alta),店里摆满了被水泡坏的水书。由于书店低于水平面,走进店里,即可发现书店利用浴缸、贡多拉、防水箱等物件来存放书籍,待水位增高,这些物件也会跟着浮起,可说是图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多亏这些特别的储书方式,前来朝圣的游客络绎不绝。

细节充满拜占庭巧思的酒店。(陈晓彤摄)

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非常友善,在非旅游区,更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亲切。有的时候因为想观察威尼斯人的住宅而无意间瞥入玻璃窗,不小心和用着缝纫机的老奶奶对视,她还隔着玻璃与我们微笑。

离开候船室后,我马上问旅伴他们刚刚在说什么。旅伴说:“醉酒男在跟那女的说:‘我很爱你,你为什么就是看不见?你听不懂我爱你,那你要我用什么语言来告诉你?日语吗?’那女的听了,指着我们两个说:‘那里就有两个日本人哦。’接着醉酒男转过来看了我们一眼,很生气地说了句脏话。”

隔天,雾气退散,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晴天。在这样的天气来到外岛彩虹村Burano,阳光把房屋上的色彩照得更加明亮。发现居民都不约而同地把被单、衣服摊在阳光下曝晒,整条彩虹巷飘散着淡淡的洗衣液香气。

去到中心区,遇见许多正在揽客的贡多拉船夫。那些瘦瘦长长,充满拜占庭色彩的贡多拉可说是威尼斯的经典体验项目,仿佛没坐过贡多拉就是没到过威尼斯。来过威尼斯三次的旅伴跟我说,以前的船夫还会边划船边唱歌,摇摇摆摆穿梭在各个建筑物之间,体验与现在大不相同。

据说房子的颜色并非随机涂彩,一切编排都遵循黄金时代遗留下来的系统,若居民想要重新粉刷,还得向政府提交申请,并根据政府所回复的几个指定许可颜色进行粉刷。

威尼斯大桥遭遇小偷

我下意识以为旅伴的东西被偷,问他,才知道刚刚旅伴看见那个意大利男人在鬼鬼祟祟地打开一个亚洲男人的背包拉链,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能下手。旅伴没有上前阻止他,只是直勾勾地盯着他。那男人发现旅伴盯着他看,恼羞成怒地凑上前问他:“你看什么看?” 于是便有了我目睹的一切。

来到临海的威尼斯,一定要品尝墨鱼面及各种炸海鲜。这是当地任何一家餐馆与家庭小馆都会有的餐点。Q弹的面条与浓厚的墨鱼汁融合在一块,实属人间美味。带甜味的阿佩罗酒(Aperol)作为意大利国民饮料,自然是每一餐的必点饮料,也非常适合不习惯喝酒的女生。

天气湿冷,人情温暖,小偷猖獗,独特的沉船书店,美味的甜点,经典音乐的震撼……威尼斯,这个由商人建构的城市,为作者的意大利之行增添了各种奇幻色彩。

威尼斯到处都是狭窄又错综复杂的巷子,据说连邮差送信都有可能迷路。谷歌地图成了现代人的福音,依此导航,虽然无法完全精确,但至少能指明方向。我们完全无法想象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旅人们是如何练就认路的本事。

抵达威尼斯总站,下火车的那一刻,刺骨的寒风袭来,这是威尼斯给旅人的见面礼。行前已知道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比罗马和佛罗伦萨冷,但没想到这么冷。站内的暖气形同虚设,旅人们坐在候车处,清一色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戴着帽子和围巾。

整场演出,乐手们作为一个整体互相扶持,不出风头,一心为音乐服务,高水平的演奏,让我听得感动,也赞叹伟大的音乐创作即使在数百年后,还能带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

经典甜点不只有提拉米苏

由始至终,那个差点被偷的亚洲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可怜的猎物。同样的情景,也许每天都在岛上某处发生。

我们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得懂俄语的旅伴告诉我他们是俄罗斯人,这种喝醉的情境在俄国很常见,别盯着他们看就行。直到后来醉酒男开始摔鞋子,情绪失控,我怔怔地看着,当他与我对视时,我感觉自己整个背脊都在发凉,当下马上提议旅伴先离开候船室,待船靠岸了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