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持续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希望这个市场能走得更好,更健康茁壮。中国的经济也好,国力也好,已经来到200年来的新高点,且将持续发展,作为提供中国精神文明的艺术品,必定随着繁荣复兴。我坚信,中国艺术品市场必将繁荣璀璨。对此,我绝对充满信心。

尽管过去18个月没有出门,但心心念念,无时不关心目前的市场动态,这还得感谢网路时代资讯传播的无远弗届。我这里所说的市场,更加准确的是指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拍卖市场。

这两年市场上我观察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拍卖公司都非得有件过亿的拍品,彷彿没有过亿的拍品很没有面子。其实踏踏实实地深耕发掘,能为藏家蒐罗到像荣宝斋拍卖这样的15件、18件非常精辟的藏品,还是比较务实的。

收藏市场缺保真新鲜货

以下是转载自《CANS艺术新闻》的访问内容: 

中国近现代书画项目在中国艺术品整体的拍卖,所占比例最高,约35%,其次是古董、油画。就目前中国332家拍卖行,真正盈利的只有106家,约占32%。那些没有赚钱甚至是亏钱的拍卖公司则占了68%,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拍卖公司是亏钱的,或是没有赚钱的。

拿回中国艺术品收藏话语权

2019年,中国艺术品整体成交金额达230亿人民币(约48亿新元),2020年则有260亿人民币(约54亿新元),但是在中国却普遍存在着“结算率较低”的问题。

艺术品的买卖不是超商量贩店,对艺术品的品质应有严格的要求。拍卖公司选件必须以量制价,选择较好品质的拍品是必须的,毕竟收藏艺术品是对历史、文化、真善美的追求,跟大批量卖衣服卖包包是不一样的。

这些年中国艺术品的市场充斥着“熟货”,同样的拍品一直在流浪循环,寻找下一个主人。现在互联网发达,来龙去脉不是秘密,很快都能够知道。A家卖不去,8个月后拿到B拍卖行去拍,这种恶性的循环,让市场上经常充斥脸熟的拍品。拍卖行应该花花心思去发掘新面孔拍品。若能让老藏家拿出15年、20年、25年前买的作品,这种“生货”一旦拿出来卖,只要估价合理,我想成交金额与成交率就会飞跃。

他指出,拍卖公司过多,拍品良莠不齐,缺乏生货,结算率低,是目前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的四大硬伤。但拍卖行如果能严格把关,质量分级,回归“替收藏家挑选精品”的核心价值,进一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作为提供中国精神文明的艺术品,必定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而繁荣复兴。

随着中国的国力强盛,经济上尚有许多发展的空间,我认为中国购买艺术品的整体前提,还是保持很不错的势头。2019年瑞银发表关于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全球购买艺术品最多国家是美国,占44%;第二是英国20%,第三是中国18%。这两年中国人进入西方艺术品市场力道很强,中国极有可能已经超越英国。

中国艺术品拍卖业自1993、1994年萌芽开始,像朵云轩拍卖、中国嘉德或者是北京翰海,都是开创市场的前驱;在二十六七年前,中国只有三四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但截至去年已有332家。从三四家开始发展就是有近百倍的庞大增长。

以量制价精选艺术品

最近有两件有趣的事情,第一是今年5月下旬香港佳士得的张大千泼彩《碧峰古寺》 卖了近2亿1000万港元(约3650万新元),但整个近现代书画日场拍了两天总成交1亿7000万港元(约2950万新元),这事真的很值得我们深思。第二是北京荣宝斋的精品拍卖策略,总成交金额虽然没有那么高,但发挥的整体效益特别好。

无节制、无战略,靠拍品大量上拍的蚂蚁雄兵时代过了;上拍的量太大,不一定会盈利或者是带来更多的成交,所以期待市场能够好转,解铃还须系铃人,拍卖公司应该开始自我节制,严格把关,质量分级,减去无效的拍品,在收货上再要求一下,市场就能慢慢地从底部开始建立,回归比较好的面向。

熟悉中国书画的读者对曾国和并不陌生,他的近现代收藏格局宏大,体系完整,是用史学的眼光做收藏。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近现代主要画家的重要推手,曾国和在访问中,通过他的宏观视野,以及长期对艺术市场的独到观察与见解,剖析出后疫情时代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所面对的问题、挑战和机遇。

上世纪的历史因素使得中国大量书画文物外流,价值也被严重低估。20世纪30至40年代,欧美的古董商、收藏家主导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但这是上世纪的事了。现在来到21新世纪,中国文物书画收藏的话语权应该由中国人拿回来!

回过头来,如果大家有注意到今年6月19日北京荣宝斋拍卖,则拍得非常激动人心。无论是齐白石、吴昌硕、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等人的拍品,都取得傲人的成绩。 为什么这组藏画有这样的成交率呢?这还是要从荣宝斋的藏品说起。

因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待在新加坡已经有18个月没有出国,这是从未有过的经验。和许多艺术圈的朋友一样,我们都像候鸟般每个月飞往不同的城市观画看展。

受《CANS艺术新闻》刘太乃社长的邀请,我以一个从业及收藏42年的书画爱好者观点,来跟大家分享冠病疫情暴发以来,这些日子对艺术市场的观察与感受。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的艺术市场存在拍卖公司过多,近现代书画拍卖体量太大,良莠不齐的拍品充斥市场的问题。因为中国书画比起西画,是相对较容易的创作方式,中国书画在宣纸上的创作也相对是快速的。大部份的拍卖公司以量取胜,动不动就推出艺术家专场像白雪石、黄胄等,我真心觉得这体量实在太大了,效应却不大。

什么是“结算率较低”?也就是总成交金额好像很高,但真正结算交割比例其实偏低,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现象。海外拍卖公司相对于中国拍卖公司,据我瞭解结算率比较真实、也比较高。中国拍卖公司很多,总拍卖金额很大,但体现两个问题是:真正赚钱的拍卖公司很少,拍品成交真正交割率也相对低,这真的是隐忧。

有着300年历史的荣宝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画廊。1980年代初我曾经是荣宝斋新加坡海外总经销,在合作的12年间,亲身接触并了解这家有着金字招牌,散发历史荣光画廊的收藏眼光与高度,在经营书画买卖之余,他们更深藏不露地进行系统性的收藏。

这几十年来,这座收藏宝库里面的作品基本上是不动的,直到最近开始释出一些作品,所以就引起收藏界特别关注。前几天看到著名收藏家刘益谦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上说:“荣宝斋品牌效应还真是大……”近现代书画,最吸引人的是“新鲜货”,而且还是“保真的新鲜货”,这对市场来讲极为重要,现在市场就是缺乏这类的收藏出现。

我常思考,如果拍卖行能狠狠地把30%的拍品刷掉,这并不会影响总成交,因为真的是没有必要上那么多拍品,艺术品拍卖不是“杂货拍卖”!我认为疫情后的拍卖行运作应该从减量开始,回归艺术品拍卖“替收藏家挑选精品”的核心价值。

目前在中国,近现代书画还是领先古画、油画等品类,几乎是大部分中国收藏家进入艺术领域的首选。近百年的艺术家离我们特别近,研究考证的资源、资料比较多,判断作品比较容易,而且是最深入人心又最接地气的。无论张大千、傅抱石、吴冠中,这些耳熟能详的近现代书画巨匠离我们并不远。

台湾《CANS艺术新闻》杂志7月号就艺术拍卖市场的“后疫情时代”,推出系列专访,访问行业里受尊敬的专家,请他们回顾过去一年疫情对市场的冲击与过渡,以及他们对“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期待和展望。首个访问对象,是新加坡著名收藏家、秋斋主人曾国和。

亿元时代的亿元拍品,是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要有具亿元价值的作品与相对经济面的时空环境。中国在2003年非典(沙斯)以后的艺术市场发展,是逐年增长的,此等增长与中国经济猛速发展息息相关,因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说明了这个需要。2003年到2019年中国平均每年GDP 9.08%;2010年到2019年虽然稍有下调,但这10年也达到7.68%,在这样的GDP高速成长下,孕育出许多新贵藏家投入艺术品市场,新血源源加入带动艺术品的发展,社会发展到富而好礼,进而有艺术品投资。

这点我觉得香港的拍卖行处理得比较好。我曾经与一些香港的拍卖公司书画负责人交流探讨过,他们甚至表示,一件作品如果在三四年内曾经在其他拍场上拍过,他们是拒收的。说穿了,再漂亮的姑娘三年嫁了两次,结局会好吗?“短期重复上拍”是普遍存在于中国拍卖市场比较不健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