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邀请亚太媒体到中国珠海国际赛车场测试最新的“海豹”(Seal)纯电动轿跑。刘学亮也到场会见各国媒体,并接受《联合早报》专访。他说:“电动车不是单纯的移动工具,它也是一个生活平台。其实你可以把电动车比喻为一台智能手机,只不过它是四轮‘手机’。手机不只一个设备,也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未来一定会在电动车平台上去体验生活,而1826餐馆正是生活的一部分。”

开餐馆吸引潜在客户

比亚迪10月初邀请亚太媒体到中国珠海国际赛车场测试最新的“海豹”纯电动轿跑,品牌的亚太区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把电动车比喻为一台四轮手机;它不只是一个设备,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比亚迪最近在新加坡驳船码头开设“BYD by 1826”主题餐馆,也是为了体现食和行是生活的一部分。

刘学亮大学毕业后,先在当地一家模具工厂工作,对日本企业精神留下深刻印象。“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多优秀,一定要从基层做起。我当时每天都做一些粗活,如扫地、收拾工具等,一天下来真的很累,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很大收获。我到了比亚迪之后,经常鼓励属下到基层走走,去工厂或市场实际体验,不仅可以完善工作质量,也有助个人成长。”

目前居住在日本横滨的刘学亮笑说,当初以为只会在日本留学一两年,谁知道一呆就30多年,而且还在日本成家,育有一个女儿,女儿已23岁。“所以说人生会发生什么真的不好说,哈哈!”

消费者除了可以在“BYD by 1826”用餐,也能顺便了解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甚至可以买车。刘学亮说:“比亚迪希望在新加坡不断尝试,做别人不敢想象的尝试。其实开设餐馆对我们的销售也有帮助,带来不少潜在客户,我觉得是双赢的合作项目。”

日本是汽车强国,虽然中国和韩国等近年大力发展纯电动车产业,日本汽车公司却比较注重油电混动车,在纯电动车发展方面较慢。刘学亮说:“今天是一个产业的世界,而日本的汽车产业有其独特性。日本的油电混动技术做得非常成功,不是一般的成功。或许正因为太成功了,改起来会有点慢。其实最近日本汽车企业也积极投入纯电动车产业,例如丰田和比亚迪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纯电动车。”

刘学亮透露比亚迪13年前开始提出公共交通电动化的战略,第一个试点就决定在新加坡。“国家小,反而容易通过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国家大很难普及化,例如我在中国投放100万台电动车,其实也没什么。但是在新加坡可以看到投放作用,是能够引领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好市场。因此我们在十多年前就决定来新加坡。”

51岁的刘学亮是中国辽宁营口人,上世纪90年代赴日本交换留学,1997年毕业于东京国际大学,获国际经济贸易学士学位。2004年,他加入比亚迪,出任比亚迪驻日总代表。2005年,比亚迪日本分公司成立,刘学亮任日本分公司社长。2012年,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成立,刘学亮兼任总经理,负责制定比亚迪在亚太地区长期发展战略及整体事务。

延伸阅读

不少人觉得新加坡国小,不是传统汽车强国,跟全球电动车的未来发展没太大关系。但是刘学亮却认为,恰恰是因为新加坡国小,才能引领全球电动车发展。

他坦言全球当年对电动车有很大疑虑,包括充电安全、维修、法规等。“比亚迪之所以选择先从电动公共交通工具开始,其实就是想用实际行动解答大家对电动车的疑虑。大巴和出租车不分天气和环境,必须天天在路上跑。它们行驶条件恶劣,负荷量大,续航里程很长也最需要充电。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电动车就可以开始普及。”

刘学亮非常佩服日本人的工匠精神,认为比亚迪可以多多学习。“日本人做什么事都很认真,一丝不苟,一件事情能够做到极致,这种态度成就了他们的工匠精神。日本汽车业的制造工艺非常精密,我们在日本就收购一家模具工厂,今天比亚迪生产的汽车中,很多外观模具都来自这家日本工厂。日本的工匠精神让比亚迪深受启发。”

学习日本人工匠精神

刘学亮(中)为新加坡驳船码头的“BYD by 1826”主题餐馆开幕仪式剪彩。(比亚迪提供)

中国电动车品牌比亚迪(BYD)今年6月做出一项大胆尝试。它与本地授权经销商Vantage汽车代理商及EightX集团联合在新加坡驳船码头开设“BYD by 1826”主题餐馆,目前全岛共有五家。电动车与餐饮业看似两个毫不相干领域,但是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却认为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完美结合。

亚太媒体在珠海国际赛车场测试比亚迪海豹纯电动轿跑。(比亚迪提供)

跨界合作可推动产业发展

刘学亮认为电动车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各车商可以相互合作,“当一个产业冒起时,我觉得可以允许很多技术共同存在,大家相互切磋,共同完善和推动产业发展。我觉得现在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希望大家多多合作,除了汽车企业也包括餐厅、银行等。更多跨界合作才可能让一个新兴产业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