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要有切身体会,可以参加特别为访客设计的DIY灯笼制作体验。未经训练的素人时间有限,工厂已事先完成了多道工序。拿到手的是简化版的现代伞灯半成品,竹片已经组装成型,需要动手的部分只是把花布套上,贴上流苏。完成后把圆筒骨架由顶部往下推压,竹条弯曲撑开,原本的瘦长形状压成矮胖的圆型灯笼。这就是光远引以为荣的伞灯,用完把灯笼骨架往上拉,竹条直起身子又恢复直筒形状,就像收起的油纸伞一样。
墙上有详细的灯笼制作过程介绍,完成一台灯笼需要整整1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需依赖手工制作:首先将竹片削成所需的长度与厚度,防腐处理,套上接头串成一排,再套上顶部与底部的圆形蜂窝,完成基本骨架。配上灯柱后将灯架塑形,再用棉线进一步固定。灯笼骨架风干后,涂上树脂,套上棉布灯皮。表面再涂一层洋菜胶,风干。最后根据灯笼的用途,写上合适的内容,也就大功告成。
灯笼的种类则分成:竹篾灯(也称为纸灯笼)、花灯、宫灯、塑胶灯、伞灯。当中竹篾灯是以细竹篾相互编制而成,骨架外均以纸糊裱,为最早期制作灯笼的手法之一。而伞灯是由光远创办人自创,将油纸伞的工艺同灯笼的构造相结合,像雨伞一样,使用时撑开,不使用时可收起。以前的做法是以竹子切制成伞状,骨架外糊上纱布而成,如今改用布制。
上完课未必就真的学会制作灯笼,但体验过程中实际触摸竹条,了解到伞灯如何像伞子一样撑开收起,体会竹材能缩能伸的特性。简单竹片变化出独特巧思,朴实灯笼有深远寓意,饶富趣味。
早期光远制作的灯笼都以寺庙的灯笼为主,包括艋舺龙山寺、大甲镇澜宫、北港朝天宫等著名寺庙的灯笼,都是出自光远手笔。传统灯笼与老百姓生活习习相连,早期的灯笼都是都是纯手工、绘制而成,在传统庙宇或是三合院的厅堂里处处可见。
参观展馆对灯笼有基本的认识后,再到旁边的灯笼工厂,实地观察灯笼制作情况。现场放置各种各样的灯笼材料与未完成品,分门别类,师傅们在不同角落各司其职,分成塑型区、上浆区、裁缝区、组装区、穿布区、书写区等等。
台湾南投县竹山镇有一家全台唯一的老字号灯笼观光工厂,大红灯笼高高挂格外亮眼,吸引游客一探究竟,也对这门传统工艺与行业有不一样的认识。
岁月变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新材质的出现,竹制用品失去竞争力,传统工艺日渐式微。曾经大放异彩的竹灯笼作坊逐家熄灯,渐渐只剩下硕果仅存的光远灯笼。
传统灯笼文化馆里悬挂的所有庙宇灯笼,都是老师傅一笔一画手绘而成。展板上有详细解说,根据不同的庆典活动,灯笼的使用方式与涵义也有所不同。
16道工序制作灯笼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少使用灯笼,但灯笼曾经是重要的照明工具,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更有特别意义,一年到头各种婚丧喜庆都可派上用场。
来到台湾南投县竹山镇,走访全台唯一的老字号灯笼观光工厂,大红灯笼高高挂格外亮眼,吸引游客一探究竟,也对这门传统工艺与行业有不一样的认识。
光远创于1947年,创办人谢亦熀原本是福州的油纸伞师傅,移居台湾后继续以此为生,1960年代随着塑料雨伞大量问世,油纸伞失去市场,只好另谋出路。由于灯笼骨架和油纸伞一样都是使用竹材,转行学习传统灯笼的制作,得心应手。1977年在竹山镇建设灯笼厂,引进竹子加工设备,但绝大部分环节依然坚持手作。
传统工艺面对时代挑战,儿子谢志成接棒后,为了使父亲的技艺可以继续传承,积极着手改良灯笼结构,开发自动设备以提高品质和效率,研发出更多类型和功能的灯笼与相关产品。2010年更把光远转型为观光工厂,手工制作的生产流程开放参观,并设置传统灯笼文化展馆,让更多人了解灯笼文化与制作。
竹山自古盛产竹子,当地人随手捡起竹枝竹叶就能编制小手工艺品,自制各种生活用品,也造就了许多竹艺人材。形形色色的竹制用品如灯具、竹编、花器、家具等等,闻名全台。
在新加坡,只有中秋时节才看到市面上出现灯笼踪迹,一年当中的其他日子,灯笼好像很少被想起。
不同的日子的灯笼
例如,办婚事有女婿灯、新娘灯,丧事有五代灯,清明节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扫墓,买一对灯笼挂在父母亲的坟墓表达孝思;元宵节有上元灯,中元节有孤魂灯、普渡灯、放水灯;长辈过生日会献上一对祝寿灯,新屋落成挂上入厝灯,兴建庙祠有上梁灯,庙宇大门要挂上大型主灯……寻常人家的寻常日子,添置新灯也有“添丁”的兴旺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