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浸濡活动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也给带队老师留下深刻印象。陈思秀(34岁,教育部母语处课程规划员)在观赏了老舍茶馆的相声表演后说:“在老舍茶馆听相声,除了可以体验老北京人的生活,也可以了解传统的语言艺术,兼具学习和娱乐,是个很棒的体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次的浸濡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实地到故宫、天坛、宋庆龄故居、鲁迅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景点参观学习。学生在导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从而衍生出自己对中华文化与文学的鉴赏与理解,达到既学又思的成效。
漫步北大和北外的校园后,学生们一路到访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和石景山学校,与当地的高中生互动交流。两国的学子在交流过程中,对两地的文化与教育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裕廊先驱初级学院学生庄贻惠(17岁)说:“身临其境参观故宫、天坛和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点,让我能够直接接触流传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且从这些古迹的建筑形式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这次北京之旅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到访北京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聆听大学教授的讲座。为配合新加坡高中华文与文学课程的内容,北大中文系的张丽华教授和程苏东教授分别为学生导读鲁迅先生的《药》与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来自北外高级翻译学院的李长栓教授和姚斌教授,则通过分享有关笔译与口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激发了众多语特生对于翻译的兴趣。
来自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的林哲(17岁)说:“《药》的讲座让我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自己其实也能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对这些经典作品有自己的诠释和判断。”这次宝贵的学习体验,加深了学生们对中国文学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激励他们继续探索中国文学的多面性。
对两地教育制度有更深入了解
在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以及五所语特院校老师的带领下,语特生在北京这座历史古都展开了兼具深度及广度的文化与文学之旅。语特生不仅走访了北京诸多文化历史古迹及教育学府,还分别到老舍茶馆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赏相声表演和话剧《催眠》。此外,学生也参访了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与驻华大使陈海泉交流,进一步了解新中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用脚步丈量行万里路的人生广度
离别不是总是伤感的。学生们在道别北京前的最后一晚,呈献了“北京为何如此迷人”的表演。各个小组通过歌曲、相声、小品等,总结了这趟北京之旅的心得与收获,为冬天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和温情,也为此行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受访学生廖政杰(华侨中学高中部,17岁)提到:“我起初以为中国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很大,时时刻刻都在备考,但事实并非如此,学校还是会腾出一些时间,通过体育课和学习之旅等,让学生放松心情。我也发现中国的高中生未必要走上高考之路,他们能依照自己的意愿选择Advanced Placement课程(简称AP,主要适合计划到美国就读大学本科的学生),然后申请美国的大学。”
随着疫情管控开放,高中华文语文特选课程的海外浸濡计划在间隔三年后,重新吹起了启航的号角。78名语特学生于2023年11月25日,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中国北京,展开为期九天的浸濡。
探索中国文学的多面性
归途中,同侪们一同欢唱的《语特蓝天》仍萦绕耳边,尤其是最后那句“前路虽漫长,我却不再迷惘”。当被问起对学生的期望时,佟文旭(35岁,南洋初级学院母语部讲师)说:“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读万卷书确实重要,但也要行万里路去经历、体验,来丰富人生阅历。用脚步丈量行万里路的人生广度,用思维探知读万卷书的思辨深度,在未来通过更多的游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
活动结束后,浸濡团团长林煜辉(35岁,教育部课程发展及编写员)望着终于回归实体的语特浸濡团深有感触,他说:“很高兴语特生在疫情后能再次踏上神州大地,亲身感受北京悠久迷人的人文历史景观。这次带领语特生到北京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固然能从课堂、书本、网络等各种管道学习新的知识,但能到北京实地考察和学习,并在过程中建立跨校的友谊,这是书本和网络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