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展的10幅作品皆由早报视觉部的美术员所绘制,通过简约的线条和逗趣的画面来反映新加坡各种社会现象。培训的重点活动则要求学生通讯员“新鹰们”对这些画作进行二次创作,风格形式不拘,但必须围绕相同的主题创造出崭新的漫画作品。对此,协助组织培训的前美术顾问何汉聪(50岁,《联合早报》视觉部高级美术员)有所解释:“随意想个原创主题反而更难下笔,不如‘二创’有一个 (创作)方向,但又有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安排培训不只是为了提升新鹰的技术”,身为第二届美术通讯员的“超级前辈”,何汉聪补充道。“希望他们能把所学传承给第38届、第39届及再往后的人。”

他说:“以前总觉得漫画很复杂,现在却能以更纯粹的视野去看待它。”

(作者是联合学生美术通讯员)

充实的上午最后以美术培训许亦惠(19岁)和洪乐旗(17岁)精心准备的“寻宝”环节收尾。她们希望这群腼腆的新鹰除了掌握新技能,也能跳出交际舒适圈活跃起来,故安排一个互动性高的小游戏,鼓励他们多多交流。

受邀请来做指导工作的第30届美术通讯员蔡卓嵘(21岁),很好地展现了前顾问所期盼的“传承”。他称与新一届美术员相处是一次“温故知新”的体验,并表示自己倍感成就,因为他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传递这种创意精神。在指导过程中,蔡卓嵘将漫画创作浓缩为三个关键词:“构图、风格、主题”,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他指出这其实是指导新鹰带给自己的新领悟。

早报视觉部高级美术员何汉聪向通讯员们解说漫画。(摄影队通讯员陈永庆摄)
新鹰们对画作进行二次创作,风格形式不拘。(摄影队通讯员陈永庆摄)

恰逢“生活百态”漫画展也在线下展出,何汉聪便借助现成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拓展第37届美术员对于漫画的认识。比如区分漫画与绘本的差异,了解漫画的社会功能,以及从新视角激起创作欲。

从新视角激起创作欲

美术通讯员在创作漫画。(摄影队通讯员陈永庆摄)

经过这次专业与娱乐兼具的培训,第37届美术通讯员薛凯文(15岁)认为自己收获满满。“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新朋友,也学到如何从其他人的作品获得灵感,在同一主题下创造出更加有趣的漫画。”另一名新鹰石玙琪(16岁)也赞同培训使她学会怎么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个观点。

5月20日,第37届学生美术通讯员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参与了首次培训。它不仅是防疫措施放宽后,难得大规模的线下活动,还是配合《联合早报》百年报庆“生活百态”漫画展所组织的特别培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