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外婆的关系很好,她经常和我聊她在中国的故事,她是如何来新加坡的,早期的新加坡是什么样子。这种视角有趣而独特,十分吸引我。因为她只跟我说潮州话,我也得学着说。我就和她一起用潮州话聊天,看潮州戏,渐渐地,我也爱上了潮州文化。”在外婆的影响下,陈冠帆开始尝试承担保护和发扬潮州遗产的社会责任,想让更多人了解潮州文化,激发大家对潮州文化的兴趣。

陈冠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了粤海清庙中的潮州工艺,揭示了它们对潮州文化的继承,对华族传统和东方神学的发扬,以及对形成新加坡独特文化氛围的贡献。他完成了这篇出色的论文,让更多人看到了粤海清庙以及潮州文化的价值,也因此获得了义安公司的杰出奖学金。

陈冠帆认为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当你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时,很难与人分享你要传达的东西。在了解世界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你自己。你需要知道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立足点后才能够影响别人。”

受外婆影响,爱上潮州文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历史的陈冠帆研究粤海清庙完成论文,让更多人看到了粤海清庙及潮州文化的价值,因此获得了义安公司的杰出奖学金。他认为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非常重要,潮州工匠来了新加坡后融合了其他文化和民族的工艺特色,创造了新加坡的潮州工艺,也丰富了新加坡潮州人的文化。

粤海清庙上帝宫正殿金光焕然,但仔细一看,左右梁雕龙的造型并不一样。在接受采访时,陈冠帆给记者特别讲解了这种有趣的现象——“对场作”,也就是将建筑以中轴线分成左右(或前后)两边,让两批不同工匠比拼才艺,展现各自风格,因此设计出来的花款虽不相同,但风格和谐,相映成趣。

“然而现在很难找到这样出色的工匠了,在新建的寺庙中很难再有这样惊艳的艺术感受,粤海清庙所展示的这些传统工艺正在消逝。”陈冠帆感慨道。

激发大家对潮州文化的兴趣

粤海清庙,俗称老爷宫,是新加坡潮州人的第一座庙,新加坡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之一,亦是本地潮州人最早的聚会及议事场所,由义安公司管理。陈冠帆认为粤海清庙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别的寺庙都是供奉一神或一个主神,而粤海清庙则延续了左右两宫连接的格局,右是天后宫,主要供奉天后圣母;左是上帝宫,主要供奉玄天上帝。”

10月21日下午三点,下了一场暴雨,让粤海清庙色彩丰富的雕梁画栋显得有些暗沉,但寺庙的访客并没有因此断绝。雨势刚小一点,就有两个青春靓丽的女孩携手走进殿中,听工作人员细细讲解了如何拜月老求姻缘最灵验后,便捧着一炷香开始虔诚地跪拜祈求。

坐落在新加坡中央商业区的粤海清庙,在熙熙攘攘的都市生活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的建筑艺术和周围钢筋水泥的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嵌瓷工艺和木雕艺术尤其出色,也成为了陈冠帆的研究核心。

“但身份认同也并不固定,它是流动的。比如虽然同是潮州艺术,潮州工匠来了新加坡后又融合了很多其他文化和民族的工艺特色。在这里我们创造了新加坡的潮州工艺,我们也成为了新加坡的潮州人。我们带给了新加坡一些新的东西,一些充满活力的东西,一些我们独有的东西。”

粤海清庙殿中左右两侧梁上龙呈现出不一样的造型,是“对场作”的杰作。(关俊威/摄影)

构建身份认同重要

 

然而,在年轻人中,粤海清庙并不仅仅作为“最灵验的月老庙”而存在。陈冠帆(24岁)就是被潮州文化所吸引,为了探索潮州的梁雕艺术而走进粤海清庙。

陈冠帆现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历史,并辅修东南亚研究和艺术史。去年有一门课堂作业需要写一篇研究论文,出于对潮州文化的兴趣,他选择了粤海清庙作为研究对象。“我认为粤海清庙对新加坡来说意义非凡。”

传统工艺正在消逝

粤海清庙的画栋雕梁也在潮州工匠们的手里变得立体,成为了文化、艺术、美学和历史,“这是我们生活的开端,也是我们生活的升华。”

 

陈冠帆说:“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粤海清庙这种古建筑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空间。它们提醒我们,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国,来自潮州,构建着我们的身份认同。”

在了解世界之前,你需要先了解你自己。你需要知道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立足点后才能够影响别人。——陈冠帆

一般古庙只在屋脊和垂脊处添加嵌瓷,而粤海清庙的屋脊、垂脊和屋面、壁饰到处都是嵌瓷的人物、亭台、花草与动物造型。其中体积较大人物造型有120个,体积较小人物造型也有上百个,每个人物表情都不一样;亭台楼阁有20多座;屋脊上还有四条造型精美的腾龙,全部以嵌瓷工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