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a觉得虽然制作食谱及听导游的分享过程很精彩,但她觉得时间不够,来不及听完其他组员的的食谱分享,了解他们独特食谱。她希望学校下次可以安排更多时间。
跨族制作椰浆咖喱螃蟹食谱
策划今年母语双周的李楠老师(40岁)觉得,深入理解各族彼此的文化很重要。今年的跨族母语活动除了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传统,也了解身边异族同学的文化,从而学会互相尊重,促进种族和谐。
跨族亮点活动之一让学生了解本地小贩文化和不同种族食物的历史,以小组讨论和资料搜寻制作独特食谱。食谱必须包含不同种族的材料。活动讲解导师,Laura女士(52岁,导游)受访时说,“学生都很认真听课,学习引用不同种族的食材制作食谱,让我感到欣慰。”尽管如此,她觉得这次的母语双周食谱分享只是理论上一部分,要真正的了解食物的文化,需要动手制作。
各小组有15分钟制作独特食谱。分享椰浆咖喱螃蟹的是马来族学生Hana Asyura Bte Ridzuan(17岁),食谱掺杂了印度马来(Indomalaya)的椰浆酱,马来西亚的咖喱粉,以及螃蟹。Hana本身喜欢吃辣味的食物,她分享:“原以为Tamarind咖喱粉原自印度,与其他三名组员做了资料搜寻后才知道Tamarind咖喱粉自于马来西亚,不是印度尼西亚。椰浆咖喱螃蟹是适合多种族享受的一道美食。”食谱的理想味道是有些咸、小辣,让每个人都能享用。
菲利宾籍,已成为永久居民的学生Nadine Emanuele Amurao Brion(17岁),觉得新加坡小贩文化很有趣,很独特。比起本地,自己的家乡没有离家近距离的小贩或熟食中心,居住在新加坡很方便,新加坡小贩中心可以找到不同种族的食物。她说,“起初我以为新加坡的小贩文化没什么大不了,但听了导游的分享,让我身为一名本地永久居民感到骄傲,因为这是新加坡的独特之处。”
(作者是义顺星烁初级学院学生、联合学生通讯员)
义顺星烁初级学院在3月30日举办了跨族母语双周活动。继冠病疫情暴发以来,母语双周活动首次恢复实体活动,是初院合并后首次让不同种族的同胞互相交流,让学生体验母语乐趣。今年有近500名母语学生参与,为了让不同种族的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异族同胞的文化,义星初院安排了一系列跨族活动。活动亮点包括跨族制作食谱、猜灯谜、学跳印度舞蹈和海娜手绘。此外,学生也会通过讲义了解新加坡各种族的文化和历史。